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惑突  拼音:huò tú
感觉突兀疑惑。《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喻氏从不曾见过朱恩,听见叫他是贤弟,又称他是孩子丈人,心中惑突。」
《漢語大詞典》:憨谬(憨謬)
糊涂荒谬。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武城家乘〉后:“《武城家乘》至云旧言 曾子 葬父於 费县 境内。 宗圣 志在孝经,岂忍妥先灵於远地,其言可谓憨谬。”
分類:糊涂荒谬
《漢語大詞典》:憨傻
憨厚糊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心细,几乎可以窥见每一个人的不肯告人的心思。但是他脸上总是那一副憨傻可笑的模样。”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多么可爱呀!一只貌似憨傻的小绿毛狐狸端端正正地朝前坐着。”
分類:憨厚糊涂
《國語辭典》:财迷心窍(財迷心竅)  拼音:cái mí xīn qiào
过度贪恋钱财而蒙蔽理性。如:「他财迷心窍,才会去抢劫银行。」
《漢語大詞典》:悖晦
亦作“ 悖悔 ”。 糊涂;昏聩。《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哎呀!你小人儿家只这们悖晦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师傅,你这话从何説起?你今日大清早起,想来不醉!便是我合你别了一年,你悖悔也不应悖悔至此!” 萧乾 《栗子·皈依》:“我这当年绣过戏凤的眼,怎么会连根寸针都穿不上了,我这老悖晦!”
分類:糊涂昏聩
《國語辭典》:背晦  拼音:bèi huì
糊涂、昏聩。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词未尽将他来骂,口未落便拳敦。常好背晦也萧丞相。」《红楼梦》第二○回:「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也作「背悔」。
《漢語大詞典》:傍观者审,当局者迷(傍觀者審,當局者迷)
谓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三:“夫为人画策,则工;若自为计,多拙。故曰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國語辭典》:当局者迷(當局者迷)  拼音:dāng jú zhě mí
当事人往往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孟东野。贾浪仙》:「当局者迷,固人情之通患。」宋。辛弃疾恋绣衾。长夜偏冷〉词:「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
分類:反而糊涂
《國語辭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拼音: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局外人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往往比当事者清楚。《隋唐演义》第一四回:「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作「旁观者审,当局者迷」、「当局者迷,傍观者清」、「当局称迷,傍观必审」。
《漢語大詞典》:呆傻
头脑迟钝糊涂。例如:他一点儿也不呆傻,内心明白得很。
《漢語大詞典》:颠懂(顛懂)
方言。犹言昏愦糊涂。 沙汀 《困兽记》十三:“我这个老婆子真老颠懂了哩!”
《國語辭典》:痴呆懵懂  拼音:chī dāi měng dǒng
愚蠢笨拙,矇昧无知。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倒不如痴呆懵懂,甘守著陋巷的这箪瓢。」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想东坡曾受金莲宠,直恁般痴呆懵懂。」也作「懵懂痴呆」。
《漢語大詞典》:启瞆振聋(啓瞶振聾)
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清 邓显鹤 《邹君墓志铭》:“居德善俗,启瞶振聋,儒者之效,匪徒言説。” 清 秋瑾 《望海潮·送陈彦安孙多琨二姊回国》词:“仗粲花莲舌,启瞶振聋。唤起大千姊妹,一听五更鐘。”
《國語辭典》:皮灯毬(皮燈毬)  拼音:pí dēng qiú
比喻糊涂愚笨的人。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你休恁般生嫉妒,休那般无智识,量这一个皮灯毬犯下甚么滔天罪?」也作「皮灯笼」。
分類:昏暗糊涂
《國語辭典》:水晶塔  拼音:shuǐ jīng tǎ
形容外表看起来机伶,内心却糊涂透顶的人。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你个水晶塔便休强,这的是鲁公宣赐与个头厅相,著还家来侍奉你娘。」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将那个包待制看成做水晶塔,全没些半点儿真实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