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角粽  拼音:jué zòng
以芦叶或竹叶裹成尖角形的粽子。宋。欧阳修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也称为「角黍」。
分類:粽子
《漢語大詞典》:香黍
指粽子。 宋 刘过 《沁园春·观竞渡》词:“香黍缠丝,宝符插艾,犹有樽前儿女怀。”
分類:粽子
《漢語大詞典》:楚粽
即粽子。相传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汩罗江 死, 楚 人哀之,于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水以祭,后因称粽子为 楚 粽。 唐 沈亚之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诗:“蒲叶 吴 刀緑,筠筒 楚 粽香。”参阅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國語辭典》:饭筒(飯筒)  拼音:fàn tǒng
1.战国时,屈原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民为表哀痛,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祀。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以饭筒指粽子。宋。苏轼和黄鲁直食笋次韵〉:「尚可饷三闾,饭筒缠五采。」宋。周紫芝竞渡曲〉:「饭筒角黍缠五䌽,楚俗至今犹未改。」
2.竹筒饭。
《漢語大詞典》:米粣
粽子。 宋 陆游 《春晚叹》诗:“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宋 陆游 《夏日》诗:“米粣解包供午餉,萍齏傍枕析朝酲。”
分類:粽子
《漢語大詞典》:餈筒
粽子的别名。 宋 陆游 《初夏》诗:“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原注:“ 蜀 人名粽子为餈筒。”
分類:粽子
《漢語大詞典》:黏黍
即粽子。
分類:粽子
《國語辭典》:角黍  拼音:jué shǔ
以芦叶或竹叶裹成尖角的粽子。唐。徐坚《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五月五日》:「周处《风土记》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进筒粽,一名角黍,一名粽。』」《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也称为「角粽」。
《漢語大詞典》:玉团(玉團)
(1).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粽子。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十:“綵缕碧筠糉,香秔白玉团。”
(2).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花朵。 宋 尤袤 《入春半月未有梅花》诗:“枯树扶疎水满地,攀翻未见玉团枝。”
(3).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圆月。 明 祝允明 《八声甘州·咏月》套曲:“论冬月倍加清耿,与 冯夷 六花争胜。玉团琼屑交相映,占断了天地澄清。”
《漢語大詞典》:解粽
剥食粽子。亦借指端午。 宋 陆游 《初夏》诗:“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 明 李贽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诗:“解粽正思端午,怀沙莫问 汨罗 !”《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 李瓶儿 治了一席酒,请过 西门庆 来,一者解粽,二者商议过门之事。”
分類:粽子端午
《漢語大詞典》:益智粽
益智拌米做成的粽子。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元年:“ 循 遗 刘裕 益智粽, 裕 报以续命汤。” 胡三省 注引 顾微 《交州记》:“益智叶如蘘荷,茎如竹箭。子从心出,一枝有十子。子肉白滑,四破去之,蜜煮为粽,味辛。”
分類:益智粽子
《漢語大詞典》:九子粽
粽子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月节折杨柳歌五》:“折杨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劳欢手。”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山堂肆考》卷十一引 宋 王曾 《皇后阁帖子》诗:“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
分類:粽子
《漢語大詞典》:裹蒸
(1).食品名。一说即粽子。南齐书·明帝纪:“太官进御食,有裹蒸。”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药、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 唐 孙元晏 《咏史诗·齐明帝裹蒸》:“惜得裹蒸无用处,不如安霸取江山。”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南史‘大官进裹蒸’,今之角黍也。”
(2).包裹而蒸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蒸缹:“裹蒸生鱼,方七寸准,又云五寸准。豉汁煮秫米如蒸熊。生薑、橘皮、胡芹、小蒜、盐,细切,熬糝,膏油涂箬,十字裹之。糝在上,復以糝屈牖篸之。”
《漢語大詞典》:鹜角黍(鶩角黍)
粽子名。艺文类聚卷四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鶩角黍。”
分類:粽子
《国语辞典》:碱粽(碱粽)  拼音:jiǎn zòng
一种在糯米中掺碱粉而制成的粽子。呈金黄色,可蘸糖或蜂蜜食之。
分类:糯米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