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廪饩
三调
食地
帑庾
漕粟
本资
收谷
散利
仓廒
口粮
均籴
浮财
食谷
橐囊
实禀
《漢語大詞典》:廪饩(廩餼)
亦作“廪餼”。
(1).旧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南史·萧正德传:“敕所在给汝廩餼。”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虽然廩餼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伦。”
(2).指科举时代由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唐 杜牧 《礼部尚书崔公行状》:“復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廩餼必具,顽惰必迁。”元史·选举志一:“百官子弟之就学者,常不下二三百人,宜增其廪餼。”
(3).泛指薪给。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另举在股董事十人,襄赞其成,重其事权,丰其廩餼。”
(4).赠送给人粮食之类生活物资。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丞相 ﹞久之方省曰:‘故人也。’遂廩餼之。”
《漢語大詞典》:三调(三調)
(1). 汉 代乐府相和歌的平调、清调、瑟调的合称,也叫清商三调。 南北朝 至 隋 唐 ,以清、平、侧为三调。《文选·谢灵运〈会吟行〉》:“六引缓清唱,三调佇繁音。” 李善 注引宋书:“第一平调、第二清调、第三瑟调、第四楚调、第五侧调。然今三调,盖清、平、侧也。”旧唐书·音乐志二:“平调、清调、瑟调,皆 周 房中曲之遗声也, 汉 世谓之三调。”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古乐府有三调声,谓清调、平调、侧调也。”
(2).指调粟(征收粮食)、调帛(征交绢帛)、杂调(摊派劳役)。南齐书·武帝纪:“水旱为灾,实伤农稼……三调众逋宿债,并同原除。”资治通鉴·南朝齐武帝永明十一年载此事, 胡三省 注云:“三调,谓调粟、调帛及杂调也。”
《國語辭典》:食地  拼音:shí dì
可以开垦种植的地方。《管子。八观》:「彼野悉辟而民无积者,国地小而食地浅也。」
《漢語大詞典》:帑庾
(1).储藏钱财、粮食的仓库。旧唐书·裴玢传:“ 玢 敝衣糲食,不交权倖,帑庾咸实,郡邑以寧。”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兵戈洊起,帑庾多虚,凡列土疆,悉重征税。”
(2).指钱粮。 宋 江少虞 《宋朝事实类苑·秦再雄》:“不增一兵,不费帑庾,而边境妥安。”
《漢語大詞典》:漕粟
通过水道运送粮食。管子·轻重戊:“ 齐 即令 隰朋 漕粟於 赵 , 赵 糴十五。”史记·河渠书:“异时 关东 漕粟从 渭水 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餘里。”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漕粟不始于萧何:“史记:‘ 秦 攻 匈奴 ,飞芻挽粟起于 黄腄 、 瑯琊 ,转输 河 北,率三十鐘而致一石。’是漕粟不始于 萧何 也。”
《漢語大詞典》:本资(本資)
指粮食、布帛等基本生活资料。管子·八观:“本资少而末用多者,侈国之俗也。” 尹知章 注:“本资,谓穀、帛。”
《漢語大詞典》:收谷(收穀)
(1).收藏粮食。后汉书·班超传:“但当收穀坚守,彼飢穷自降。”
(2).收留抚养。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王﹞乃布令求百姓之飢寒者,收穀之。” 胡三省 注:“穀,如字,养也。收穀,收而养之也。”
《國語辭典》:散利  拼音:sàn lì
荒年时政府借谷子给人民,秋收后归还。《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散利,贷种食也。」唐。贾公彦。疏:「丰时敛之,凶时散之,其民无者,从公贷之,或为种子,或为食用,至秋熟还公,据公家为散,据民往取为贷,故云散利。」《福惠全书。卷二七。荒政部。除盗》:「故周礼除盗贼而必先之散利,其亦有鉴于斯矣。」
《國語辭典》:仓廒(倉廒)  拼音:cāng áo
储藏米谷的场所。《水浒传》第一○回:「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三国演义》第八七回:「米满仓廒,财盈府库。」也作「仓敖」。
《國語辭典》:口粮(口糧)  拼音:kǒu liáng
按人数发给某段时间内的粮食。如士兵的粮饷及贫民的赈给。《明史。卷一五三。周忱传》:「其修圩、筑岸、开河、浚湖所支口粮,不责偿。」
《漢語大詞典》:均籴(均糴)
宋 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 徽宗 政和 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 陕西 ,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國語辭典》:浮财(浮財)  拼音:fú cái
1.由交易而得的钱财。引申为表面的财富。《资治通鉴。卷二四八。唐纪六十四。武宗会昌四年》:「民竭浮财及糗粮输之。」
2.泛指金钱、粮食、衣物等动产。《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此皆在近之人,见小寺有两贯浮财,气苦眼热,造出些无端说话。」
《漢語大詞典》:食谷(食穀)
(1).享受俸禄。韩非子·说疑:“有萃辱之名,则不乐食穀之利。”
(2).吃粮食。国语·晋语八:“故食穀者,昼选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孔子家语·执辔》:“食穀者智慧而巧。”红楼梦第四五回:“古人説,‘食穀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漢語大詞典》:橐囊
盛粮食的口袋。语本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 郑玄 笺:“乃裹粮食於橐囊之中。”《胭脂血·赴援》:“橐囊先罄将何食?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炊。”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但他觉得地方还不够,又才准备起粮食在橐囊里面,又准备起弓矢干戈斧钺,要到邻近去辟土开疆。”
《漢語大詞典》:实禀(實稟)
根据实数赈济粮食。后汉书·和帝纪:“三月庚寅,詔流民所过郡国皆实稟之,其有贩卖者勿出租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