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1
词典
1
分类词汇
60
共60,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义仓
囊橐
社仓
陈仓
委吏
帑廪
积仓
仓法
廪人
义廪
庖廪
京仓
私廪
边廪
京庾
《國語辭典》:
义仓(義倉)
拼音:
yì cāng
储存粮食以备荒年的公有仓库。《隋书。卷四六。长孙平传》:「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分類:
备荒
粮仓
《國語辭典》:
囊橐
拼音:
náng tuó
1.盛物的袋子。大称囊,小称橐。或称有底面的叫囊,无底面的叫橐。《诗经。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2.行李财物。唐。白行简《李娃传》:「及旦,尽徙其囊橐,家于李之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家人俱各逃窜,囊橐尽已荡空。」
3.隐藏、包庇。《汉书。卷二三。刑法志》:「饥寒并至,穷斯滥溢,豪桀擅私,为之囊橐。」《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广川王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刘调等通行为之囊橐,吏逐捕穷窘,踪迹皆入王宫。」
分類:
袋子
囊括
窝藏
勾结
行李
粮仓
财物
聚集
包庇
庇护
《國語辭典》:
社仓(社倉)
拼音:
shè cāng
古时窖贮粟麦,以备荒年赈灾之用的仓库。《六部成语注解。户部》:「社仓:里社之中官设积谷之仓。」
分類:
为防
荒年
粮仓
《漢語大詞典》:
陈仓(陳倉)
(1).古地名。即今 陕西省 宝鸡市 。 秦 置县, 汉 、 魏 、 晋 皆因之。 刘邦 用 韩信 计,明修栈道,暗渡 陈仓 ,即此。 汉 魏 以来为攻守战略要地。
《元和郡县图志·凤翔府》
:“ 宝鸡县 ,本 秦 陈仓县 , 秦文公 所筑,因山以为名,属 右扶风 …… 陈仓 故城,在今县东二十里。”
(2).贮存陈谷的粮仓。
《平妖传》
第一回:“其中有一员外,家中巨富,真个是钱过壁斗,米烂陈仓。”
分類:
贮存
古地名
地名
粮仓
陕西
宝鸡
《國語辭典》:
委吏
拼音:
wěi lì
古代收掌粮草材料的官。《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汉。王充《论衡。自纪》:「为乘田委吏,无于邑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说豫之色。」
分類:
管理
小吏
粮仓
小官
《漢語大詞典》:
帑廪(帑廩)
国库与粮仓。
《
旧唐书·卢杞传
》
:“度支使 杜佑 计诸道用军月费一百餘万贯,京师帑廩不支数月。”
《
新五代史·杨邠传
》
:“ 邠 虽长於吏事,而不知大体,以谓为国家者,帑廩实,甲兵完而已,礼乐文物皆虚器也。”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隆兴和议》
:“一使未去,一使復来,生民疲於奔命,帑廩涸於将迎。”
分類:
国库
粮仓
《漢語大詞典》:
积仓(積倉)
贮存谷物的粮仓。
《诗·大雅·公刘》
“迺积迺仓” 毛 传:“言民事时和,国有积仓也。” 唐
柳宗元
《兴州江运记》
:“增石为防,膏我稻粱;岁无凶灾,家有积仓。”
分類:
贮存
谷物
粮仓
《漢語大詞典》:
仓法(倉法)
有关国家粮仓管理事务的条例法律。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
:“臣窃谓仓法者,一时权宜指挥,天下之所骇,古今之所无,圣代之猛政也。”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
:“今仓法不满百钱入徒,满十贯刺配 沙门岛 ,岂非以钧石报銖两乎?”
分類:
关国
国家
粮仓
管理
理事
事务
条例
法律
《漢語大詞典》:
廪人(廩人)
古代管理粮仓的官吏。
《
周礼·地官·廪人
》
:“廩人掌九穀之数,以待国之匪颁、賙赐、稍食。”
《
孟子·万章下
》
:“其后廩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
分類:
管理
粮仓
官吏
《漢語大詞典》:
义廪(義廪)
旧时为防荒年而设置的粮仓。 唐
柳宗元
《贞符》
:“乡为义廪,歛发谨飭,岁丁大侵,人以有年。”
《
宋史·理宗纪三
》
:“ 温 、 台 、 处 三郡大水,詔发丰储仓米并各州义廪振之。”
分類:
为防
荒年
粮仓
《漢語大詞典》:
庖廪(庖廩)
厨房和粮仓。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
:“庖廩具脩,讲堂雄峙。”亦指膳食。 宋
叶适
《除文华阁待制谢皇太子笺》
:“庖廩有继,莫酬素食之讥;扈衞无功,益媿荣名之忝。” 清 陈确
《祭山阴刘先生文》
:“游必有樽榼之携,居必有庖廩之继。”
分類:
厨房
粮仓
膳食
《國語辭典》:
京仓(京倉)
拼音:
jīng cāng
1.贮存米粟的大仓库。《文选。张衡。东京赋》:「发京仓,散禁财。」
2.清代设于北京的十三个粮仓,分设在朝阳等门内外。
分類:
粮仓
北京
十三
京仓
《漢語大詞典》:
私廪(私廩)
私人的粮仓。
《
宋史·真宗纪三
》
:“民有出私廩振贫乏者,三千石至八千石第援助教、文学、上佐之秩。” 元
乃贤
《颍州老翁歌》
:“ 淮 南私廩久红腐,转输岂惜千金资。”
分類:
私人
粮仓
《漢語大詞典》:
边廪(邊廩)
见“ 边廩 ”。
亦作“ 边廪 ”。 边地粮仓。 唐
孙逖
《为宰相贺武威郡石化为面表》
:“石变为麫,既资人食,又济边廩。”一本作“ 边廪 ”。 宋
范仲淹
《上相府书》
:“边民未丰,边廪未实,罢武之际,兵足食寡,如屯大军,必须远馈。”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
卷十二:“开广屯田以渐实边廩。”
分類:
边地
粮仓
《漢語大詞典》:
京庾
大粮仓。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
:“京庾之储,无物不有。”
《
文选·左思〈魏都赋〉
》
:“囹圄寂寥,京庾流衍。” 李周翰 注:“京,大;庾,仓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不藉》
:“京庾得其贮,老幼得其养。”
分類:
粮仓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