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2,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呵粉
光粉
藕粉
石粉
蛎粉墙
梨花粉
索粉
药粉
歌粉
粉圆
粉羽
粉汤
粉穗
粉茸
粉魄
《韵府拾遗 吻韵》:呵粉
赵长卿词:玉纤撚粟,樱唇呵粉,愁点眉湾。
《漢語大詞典》:光粉
(1).铅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锡粉。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光粉四斤,每斤银五分。”
(2).即白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白土俗名光粉, 餘杭 产最多。置米中,助白色。”
分類:铅粉白土
《國語辭典》:藕粉  拼音:ǒu fěn
磨乾藕入水浸之,沉淀成粉,或榨鲜藕取汁,使成粉,称为「藕粉」。富有营养,极易消化吸收。
《骈字类编》:石粉
水经注:见岩赤下。又魏神瑞三年,又毁建白楼,楼甚高竦,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皓曜建素,赭白绮分,故世谓之白楼也。云仙杂记:元宗置曲清潭,砌以银砖,泥以石粉,贮三辰酒一万车,以赐当制学士等。
分类:石粉
《漢語大詞典》:蛎粉墙(蠣粉牆)
用蛎灰粉刷的墙。 清 姚燮 《洞仙歌·渌西楼后》词:“烟廊三五折,蠣粉墙迴,小竹疏花一帘抱。” 清 蒋敦复 《露华·苔痕用玉田体》词:“愁细碎,蜗涎砌断,蠣粉墙倾。”参见“ 蠣灰 ”。
分類:粉刷
《漢語大詞典》:蛎灰(蠣灰)
用牡蛎壳烧制成的灰。其功用与石灰相同。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蛎灰:“凡海滨石山傍水处,咸浪积压,生出蠣房, 闽 中曰蠔房……凡燔蠣灰者,执椎与凿,濡足取来,叠煤架火燔成。”
《漢語大詞典》:梨花粉
指妇女化妆所用的粉。 唐 崔涂 《初识梅花》诗:“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分類:妇女化妆
《國語辭典》:索粉  拼音:suǒ fěn
1.一种用绿豆、白薯等制成的细条形食品。也称为「粉条」。
2.擀面条。《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爹拜禀,娘拜禀,蒸了馒头索了粉,果盒肴馔件件整。」
《國語辭典》:药粉(藥粉)  拼音:yào fěn
制成粉屑状的药物。也称为「药面儿」。
分類:药粉粉末
《韵府拾遗 吻韵》:歌粉
陈允平诗:三千歌粉侍宸游。
《国语辞典》:粉圆(粉圆)  拼音:fěn yuán
1.形容粉嫩白皙。宋。晏几道〈鹧鸪天。楚女腰肢越女腮〉词:「楚女腰肢越女腮,粉圆双蕊髻中开。」
2.一种食品。呈圆形,煮熟后,成透明状,中央较硬而外面软嫩。冬天热食,夏天常加冰而成凉食。
《骈字类编》:粉羽
张随庄周梦蝴蝶赋:飘粉羽,扬翠鬣,始飞飞而稍进,俄栩栩而自惬。
《国语辞典》:粉汤(粉汤)  拼音:fěn tāng
粉丝和青菜做成的汤。旧时普通宴会中常有的菜肴之一。《西游记》第八一回:「教那些和尚忙忙的安排,淘米、煮饭、……做粉汤,抬了四五桌。」
《骈字类编》:粉穗(粉穗)
唐 韦庄 对雪献薛常侍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锥簇溜悬。
《骈字类编》:粉茸
赵彦昭咏桃花应制诗,见红萼下。
《骈字类编》:粉魄
唐 贯休 鹭鸶有怀 粉魄霜华为尔枯,鸳鸯相伴更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