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
典故
2
词典
4
分类词汇
4
词典
簪笔
簪笔磬折
太史簪笔
持橐簪笔
《國語辭典》:
簪笔(簪筆)
拼音:
zān bǐ
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后指将笔插在头上,以备随时记事。《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唐。
李峤
〈
皇帝上礼抚事述怀
〉诗:「小臣滥簪笔,无以颂唐风。」
分類:
簪笔
仕宦
书写
帝王
近臣
书吏
士大夫
装束
《漢語大詞典》:
簪白笔(簪白筆)
古时史官、谏官入朝,或近臣侍从,插笔于帽,以便随时记录、书写。后插白笔,为官员冠饰之一。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簪白笔》
:“簪白笔,古珥笔之遗象也。腰带剑、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
《
宋史·舆服志四
》
:“立笔,古人臣簪笔之遗象。其制削竹为干,裹以緋罗,以黄丝为毫,拓以银缕叶,插於冠后。旧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武官则否,今文武皆簪焉。”
分類:
史官
谏官
入朝
近臣
侍从
《國語辭典》:
簪笔磬折(簪筆磬折)
拼音:
zān bǐ qìng zhé
形容礼仪完备且恭敬。《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唐。张守节。正义:「簪笔,谓以毛装簪头,长五寸,插在冠前,谓之为笔,言插笔备礼也。磬折,谓曲体揖之,若石磬之形曲折也。」
分類:
备礼
曲体
作揖
恭敬
《分类字锦》:
太史簪笔(太史簪笔)
裴逵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诗
太史新簪笔,高台纪彩云。
分类:
冬至
《國語辭典》:
持橐簪笔(持橐簪筆)
拼音:
chí tuó zān bǐ
古代帝王大臣有侍从之吏,手提书囊,插笔于头,以备随时咨询或记事。语本《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车骑将军张安世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也作「橐笔」。
分類:
侍从
携带
顾问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