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契列篪(契列篪)  拼音:xiè liè chí
人名。元回纥人,生卒年不详。字世德,兄弟五人皆中进士。红巾乱起,列篪全家罹难,后人称其地为契家池(今江西新建县),以旌忠烈。也作「契列池」。
《分类字锦》:苍龙吹篪(苍龙吹篪)
张衡西京赋: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注:仙倡,伪作假形,谓如神也。罴、豹、龙、虎,皆为假头也。
分类:杂戏
《骈字类编》:篪鼗(篪鼗)
吕览: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篪鼗、椎钟。帝喾乃令人抃或鼓鼙钟磬,吹苓、展管篪,因令凤鸟天翟舞之,帝喾大喜,乃以康帝德。
《分类字锦》:吹篪吴市(吹篪吴市)
史记范睢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
分类:杂乐器
《分类字锦》:吹埙吹篪(吹埙吹篪)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分类:兄弟
《國語辭典》:如埙如篪(如壎如箎)  拼音:rú xūn rú chí
埙、篪皆为乐器名,二者声音相合。语本《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后比喻兄弟相处和睦。
分類:乐器合奏
《高级汉语词典》:埙篪
埙为土制乐器,篪为竹制乐器,埙篪合奏声音和谐。后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
《漢語大詞典》:埙篪
亦作“ 壎箎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
(1).壎、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壎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毛 传:“土曰壎,竹曰篪。” 郑玄 笺:“伯仲,喻兄弟也。我与女恩如兄弟,其相应和如壎篪,以言俱为王臣,宜相亲爱。” 孔颖达 疏:“其恩亦当如伯仲之为兄弟,其情志亦当如壎篪之相应和。”荀子·乐论:“声乐之象:鼓大丽,鐘统实……塤箎翁博。”后汉书·明帝纪:“礼毕,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塤篪和之,以娱嘉宾。” 金 王若虚 《瑞竹赋》:“此则上友下敬,壎箎其翕,始终以之,有死无易。” 清 吴苑 《到家》诗:“忆昔少年时,老屋塤箎奏。树下共嬉游,兄先弟随后。” 清 秋瑾 《赠盟姊吴芝瑛》诗:“不结死生盟总泛,和吹塤竾韵应佳。”
(2).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黄慎轩之逐:“时 康御史 亦有疏与 冯 疏同日上……二疏同时,塤篪相和。”
(3).借指兄弟。 宋 黄庭坚 《送伯氏入都》诗:“岂无他人游,不如我塤篪。” 清 赵翼 《题北溪谦斋蓉湖三寿图》诗:“近追寿愷堂,壎箎耄犹对。”
《分类字锦》:空中篪声(空中篪声)
《齐书·祥瑞志》:世祖于南康郡内作伎,有弦无管,于是空中有篪声,调节相应。
分类:符应
《漢語大詞典》:老妪吹篪(老嫗吹篪)
北魏 河间王 琛 有婢 朝云 ,善吹箎。 琛 为 秦州 刺史,诸 羌 叛,屡讨不降;乃令 朝云 假为贫嫗,吹篪而乞。 羌 皆流涕,相率归降。 秦 民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嫗吹篪。”见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分類: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