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侯道
箭靶与射者间的距离。仪礼·大射:“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步,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 郑玄 注:“量侯道,谓去堂远近也。”
分類:箭靶距离
《漢語大詞典》:熊侯
古代饰以熊皮的箭靶。周礼·天官·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鵠。” 贾公彦 疏:“熊侯者,以熊皮饰其侧,七十步之侯,诸侯射之也。” 唐 韦应物 《始建射侯》诗:“虎竹忝明命,熊侯始张皇。”
分類:熊皮箭靶
《漢語大詞典》:铁帘(鐵簾)
铁制的箭靶。 宋 叶适 《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始,有旨射铁帘,公多与金银,鼓舞将士。”宋史·兵志九:“ 淳熙 间,立枪手及射铁帘格。上谓辅臣曰:‘闻射铁帘,诸军鼓跃奋厉。’”
分類:箭靶
《漢語大詞典》:出质(出質)
(1).出为人质。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子 退师。 郑 人脩城。进復围之,三月,克之…… 潘尫 入盟, 子良 出质。”
(2).射出的箭未中箭靶。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晏子 没十有七年, 景公 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3).把东西典当出去。 清 方苞 《将园记》:“其后定居 土街 ,宅出质,园无主……又三年,园亦出质。”
《漢語大詞典》:表的
(1).标的,箭靶。比喻攻击目标。《后汉书·马援传》:“窃见四海已定,兆民同情,而 季孟 闭拒背畔,为天下表的。” 李贤 注:“表犹标也,言为标準为射的也。言背畔之罪,为天下所指射也。”
(2).比喻榜样。 宋 司马光 《上宋侍读书》:“眄睞所被,温於春阳,咳唾所沾,重於珪璧,诚荐绅之表的,后进之衡鑑也。”
《漢語大詞典》:上纲(上綱)
(1).系在箭靶上方的绳子。周礼·考工记·梓人:“上纲与下纲出舌寻,縜寸焉。” 郑玄 注:“纲,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2).别驾的异称。晋书·忠义传·易雄:“举孝廉,为州主簿,迁别驾。自以门寒,不宜久处上纲,谢职还家。”南史·孝义传·何子平:“时镇军将军 顾覬之 为州之上纲。”
(3).谓把问题提到原则的高度。 邓小平 《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纠正‘左’的倾向和右的倾向,都不要随意上‘纲’,不要人人过关,不要搞运动。” 巴金 《探索集·再论说真话》:“造反派在批斗会上揭发、编造我的罪行,无限上纲。我害怕极了。我起初还分辨几句,后来一律默认。”
《漢語大詞典》:干侯
用豻皮装饰的箭靶。干,通“ 豻 ”。 汉 贾谊 新书·礼:“岁凶穀不登,臺扉不涂,榭彻干侯,马不食穀,驰道不除。” 清 黄宗羲 《答万充宗杂问》:“按干侯之制,中方十尺,鵠方三尺三寸三分强。”
分類:装饰箭靶
《漢語大詞典》:射垛
(1).土筑的箭靶。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京宫殿》:“禁中锦庄前有射垛, 太祖 始受禪即暂坐於此。”
(2).山名。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真定府》:“ 射垛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志云: 秦 王翦 伐 赵 ,下 井陘 ,尝射垛於此。”
分類:山名箭靶
《漢語大詞典》:虱心
亦作“蝨心”。虱子的心脏。语出列子·汤问:“ 昌 以氂悬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覩餘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絶。” 张湛 注:“以彊弓劲矢射虱之心,言其用手之妙也。”后以“虱心”喻极小的箭靶中心。 宋 刘克庄 《观射》诗:“各自分牛臠,何曾贯虱心。”
《漢語大詞典》:并夹(并夾)
古代取箭的工具。周礼·夏官·射鸟氏:“射则取矢,矢在侯高,则以并夹取之。” 郑玄 注:“矢著侯高,人手不能及,则以并夹取之。并夹,鍼箭具。”侯,箭靶。文选·张衡〈东京赋〉:“并夹既设,储於广庭。” 薛综 注:“并夹,钳矢者。”
分類:工具箭靶
《漢語大詞典》:破帖
射穿箭靶。 唐 贾岛 《上邠州邢司徒》诗:“箭头破帖浑无敌,杖底敲毬远有声。”一本作“ 破栝 ”。
分類:箭靶
《漢語大詞典》:招箭
习射时站在箭靶旁查看。宋史·礼志十七:“苑中皆有射棚,画晕的。射则用招箭班三十人,服緋紫绣衣、帕首,分立左右,以唱中否。”元史·刑法志四:“诸军士习射,招箭者不谨,致被伤而死,射者不坐,仍徵烧埋银。”
《漢語大詞典》:负侯(負侯)
(1).靠着箭靶。仪礼·乡射礼:“司马命获者执旌以负侯。获者适侯,执旌负侯而俟。”
(2).指靠着箭靶的人,即负责报告箭是否射中箭靶的人。仪礼·大射:“负侯许诺如初,去侯,皆执旌以负其侯而俟。”
《漢語大詞典》:悬鹄(懸鵠)
挂着的箭靶。比喻指定的目标。语本周礼·天官·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鵠。” 郭沫若 《羽书集·先乱后治的精神》:“大家都有一个相当高的悬鹄,对于现状颇难满足。”
《國語辭典》:鹄的(鵠的)  拼音:gǔ dì
1.练习射箭的目标。《战国策。齐策五》:「今夫鹄的,非咎罪于人也,便弓引弩而射之,中者则善,不中则愧。」
2.目的。如:「推动司法改革,既以促成政府守法为其鹄的,即应讲求司法保障人权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