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签牌(籤牌)
(1).标签。用作书卷、画轴帙签的标记,垂于书画旁。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风吹籤牌声,满室鏗鏘然。” 唐 陆龟蒙 《村夜》诗:“盘飡蔬粟粗,史籍籤牌盛。”
(2).一种竹制的凭证。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卷上:“司(教坊司)有一官以主之,有衙署,有公座,有人役、刑仗、籤牌之类。” 吴组缃 《山洪》三三:“各队队员先在县政府里领签牌,到了 南陵 那边,凭签发米,一签两袋,怎么发,怎么挑。”
《國語辭典》:牙签(牙籤)  拼音:yá qiān
1.藏书者于书函上所缀的牙制签牌。上标书名,以备检取。如古人有用红牙签、绿牙签、碧牙签、白牙签来分别经、史、子、集四库书。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出:「堂名二酉,万卷牙签求售。」
2.一种剔牙的用具。两端尖锐,大多以竹、木制成,亦有用塑胶制成的。
《國語辭典》:牙牌  拼音:yá pái
1.一种用象牙或骨、角等制成的玩具。共三十二张,作长方形,面雕二到十二个圆点,错综或叠排列。后世用为赌具,或用以占卜。也称为「骨牌」。
2.官吏出入官门时佩戴的象牙制识别牌。宋。欧阳修 早朝感事诗:「玉勒争门随仗入,牙牌当殿报班齐。」《明史。卷二六六。金铉传》:「知帝已崩,解牙牌拜授家人,即投金水河。」
《漢語大詞典》:签函(籤函)
书卷的签牌与封套。泛指书籍。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一日, 李昉 、 宋琪 、 徐鉉 三学士,叩新阁求书以观。 至 性畏慎,拒曰:‘扃钥诚某所掌,籤函巾羃,严祕难啟,奈诸君非所职,窃窥不便。’三人者笑谓 至 曰:‘请无虑。主上文明,吾辈苟以观书得罪,不犹愈他咎乎?’因强拉祕钥启窥。”
《國語辭典》:签诗(籤詩)  拼音:qiān shī
神庙里筒中放竹签,上面书写号数,另外用纸条写诗语及号数,卜者抽签,依号码寻查诗语以决算吉凶,这种诗称为「签诗」。也称为「签语」。
《漢語大詞典》:签解(簽解)
谓持签牌押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姚乙 定了卫所,发去充军,拘妻签解。”
分類:签牌押送
《國語辭典》:火签(火籤)  拼音:huǒ qiān
旧时官署用来缉捕或传讯人犯,令其火速到案的用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爷立即拈了一枝火签,差原差立拿凤鸣岐,当堂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