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策士  拼音:cè shì
1.有计谋的人。《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传》太史公曰:「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
2.对策取士之制。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策》:「夫策士之制,始于汉文,晁错所对,蔚为举首。」
《國語辭典》:殿试(殿試)  拼音:diàn shì
1.古时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在大殿中主持。《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
2.元代对读书人的通称。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他本是太学中殿试,怎想他拳头上便死,今日个则落得长街上检尸。」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
《漢語大詞典》:策题(策題)
科举策试的试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国初举人对策,皆先写策题,然策题不过一二十句。其后策题寖多,而写题如初,举人甚以为苦。 庆历 初, 贾文公 为中丞,始奏罢之。”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 苏軾 所撰策题,盖设此问以观其答,非谓 仁宗 不如 汉文 , 神考 不如 汉宣 。”
《漢語大詞典》:策第
策试和选评。旧唐书·薛登传:“策第喧竞於州府,祈恩不胜於拜伏。”
分類:策试
《漢語大詞典》:策选(策選)
(1).谋划选取。鬼谷子·权:“权者,策选进谋以求信名,故曰权而于信。”
(2).经策试而中选。 宋 沈遘 《敕赐进士及第朱长文可试秘校守许州司户参军》:“惟尔早成,既登策选,復归于家,益修不迨。”
《漢語大詞典》:东堂策(東堂策)
晋书·挚虞传:“ 武帝 詔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於王义,有益政道……’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 东堂 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唐 颜真卿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诗:“全高 南越 蠧,岂谢 东堂 策。” 前蜀 韦庄 《鄠杜旧居》诗之一:“年年为献 东堂 策,长是芦花别钓磯。”参见“ 东堂 ”、“ 东堂桂 ”。
分類:策试策文
《漢語大詞典》:策目
科举考试时,作策试用的题目。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策目穿如札,锋毫鋭若锥。”原注:“时与 微之 结集策略之目,其数至百十。”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文縝 ( 何文縝 )抵闕下,适得太上注道德经,因日夜穷治,及试,策目果问道,而 何 为殿魁。”
《漢語大詞典》:策括
宋 代称士人为应付科举策试,将经史及时务主要内容编成的简括材料。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缉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畧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
《漢語大詞典》:笔箭(筆箭)
笔锋。借喻策试文章。 元 陈泰 《将离京师别李朝端陈伯奎二同年》诗:“ 陈生 射策未三十,笔箭如锋不破的。”
《漢語大詞典》:郤诜高第(郤詵高第)
晋 郤詵 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郤詵传。后因以“郤詵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唐 韩翃 《别汜水县尉》诗:“ 谷永 直言身不顾, 郤詵 高第转名香。” 唐 岑参 《送薛彦伟擢第东都觐省》诗:“名登 郄詵 第,身着 老莱 衣。” 唐 岑参 《送蒲秀擢第归蜀》诗:“新登 郄詵 第,更着 老莱 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