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要术(要術)
(1).重要的策略、方法。荀子·议兵:“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及 孝武 益明,旁求俊乂,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监酒税之法,初无多言。但好醖酒,剩饶人,则沽者众矣,即是要术。”
(2).指方术、学术、创作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或要诀。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 段翳 字 元章 , 广汉 新都 人也。习《易经》,明风角……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
《国语辞典》:计谋(计谋)  拼音:jì móu
策略谋画。《汉书。卷四○。陈平传》:「吾用先生计谋,战胜克敌,非功而何?」
《國語辭典》:治术(治術)  拼音:zhì shù
治国的方法。汉。王充《论衡。书解》:「韩非著治术,身下秦狱,身且不全,安能辅国?」《隋书。卷一。高祖纪上》:「朕君临区宇,深思治术。」
《漢語大詞典》:建策
出谋献策,制定策略。 汉 班固 《西都赋》:“ 奉春 建策, 留侯 演成。”后汉书·西南夷传·滇:“诸夷反叛……太尉掾 巴郡 李顒 建策讨伐。” 隋 李德林 《〈霸朝集〉序》:“运筹建策,通幽达冥,从命者获安,违命者悉祸。”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黄门侍郎 裴矩 知必将有乱,虽廝役皆厚遇之,又建策为驍果娶妇。”
分類:定策策略
《漢語大詞典》:英规(英規)
优良的法则;明智的策略。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让九锡第二表》:“伏愿陛下远牵雄范,近览英规,凭霞停詔,临风輟恩。”陈书·高祖纪上:“英规潜运,大略川迴。” 唐 宋之问 《送合宫苏明府颋》诗:“鉉府诞英规,公才天下知。”
《漢語大詞典》:秘策(祕策)
奇秘的策略。《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敷 张 陈 之祕策。”晋书·景帝纪:“ 宣帝 之将诛 曹爽 ,深谋祕策,独与帝潜画。”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 德彝 以祕策干上,上悦,寻拜内史舍人,俄迁侍郎。”
分類:奇秘策略
《漢語大詞典》:虎略
克敌制胜的军事策略。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元戎施虎略,勇士展鹰扬。”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见今六国选用贤良。先生仗胸中虎略,凭腹中龙韜。但若投於一国,必然名扬天下。”
《漢語大詞典》:任术(任術)
(1).使用权谋;运用策略。孔丛子·抗志:“ 子思 曰:‘君无然也,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术者劳而无功。’”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降及亡 秦 ,弃道任术。”北史·僭伪附庸论:“ 梁主 任术好谋,爱贤养士,盖有英雄之志,霸王之略焉。”
(2).谓居官任职之道。 汉 贾谊 新书·傅职:“教之任术,使能纪万官之职任,而知治化之仪。”
《國語辭典》:战法(戰法)  拼音:zhàn fǎ
作战的方法和策略。《晋书。卷一○九。慕容皝载记》:「宜量军国所须,置其员数,已外归之于农,教之战法。」《三国演义》第九六回:「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
《国语辞典》:手儿(手儿)  拼音:shǒu ér
1.手。如:「请举起你的小手儿来。」
2.手工、技艺。如:「才艺比赛时,每个孩子的手儿都巧妙的很。」
3.本领。如:「我得给他看一手儿。」
4.策略、手段。如:「他这一手儿太厉害了。」
《漢語大詞典》:三术(三術)
(1).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 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 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4)指帝道、王道、霸道。文选·班固〈答宾戏〉:“ 商鞅 挟三术以钻 孝公 , 李斯 奋时务而要 始皇 。” 李周翰 注:“三术,谓帝道、王道、霸道。”一说,指王道、霸道、富国强兵之道。《汉书·叙传上》:“ 商鞅 挟三术以钻 孝公 。”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王、霸、富国强兵为三术也。’王,一也;霸,二也;富国强兵,三也。”(5)谓行仁义之三道。列子·说符:“昔有昆弟三人,游 齐 鲁 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於儒。”(6)进忠言之三术。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进忠言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
(2).三种特长。梁书·王瞻传:“ 高祖 每称 瞻 有三术:射、棊、酒也。”
《漢語大詞典》:常计(常計)
(1).通常的策略。三国志·魏志·傅嘏传:“而议者或欲汎舟径济,横行 江 表,或欲四道并进,攻其城垒;或欲大佃疆埸,观衅而动:诚皆取贼之常计也。”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
(2).一定的计划。 宋 梅尧臣 《真州东园》诗:“国赋有常计,计者岂不贤?”
分類:计划策略
《漢語大詞典》:筹运(籌運)
犹运筹。制定策略;谋划。 唐 杜甫 《送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番禺 亲贤领,筹运神功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言道著:“主帅纶巾羽扇,端坐臺上筹运。”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圣神筹运於廊庙之间,而指麾嗾使於万里之外。”
《國語辭典》:战略(戰略)  拼音:zhàn lüè
1.作战的策略。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一三首之六:「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2.比喻指导全局的策略。如:「他们依教练指示的战略上场比赛,果然缔造佳绩。」
《漢語大詞典》:智策
聪明的策略;妙策。后汉书·郅寿传:“﹝ 郅寿 ﹞三迁尚书令,朝廷每有疑议,常独进见。 肃宗 奇其智策,擢为京兆尹。”《宋书·索虏传》:“彼臣若在,年几虽老,犹有智策,今已杀尽,岂不天资我也。” 唐 罗隐 两同书·得失:“若智策有餘,则 陈平 不可独任;若英谋出众,则 韩信 虑其难制。”
分類:聪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