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1,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圭符
符同
官符
应符
符应
文符
五符
省符
符验
符彩
赤伏符
符书
辟兵符
符牒
不符
《漢語大詞典》:圭符
封官爵的信符。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三:“顷深汰珪符,妙简铜墨。” 李善 注引周礼:“上公之礼执桓珪,诸侯之礼执信珪,诸伯执躬珪。”
《漢語大詞典》:符同
(1).符合;相同。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如其所列,则与风闻符同。”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案古者国有史官,具列时事,观 汲 坟出记,皆与 鲁 史符同。”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述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
(2).附和;赞同。宋史·律历志三:“ 雍熙 元年四月,布衣 赵垂庆 上书言……案唐书, 天宝 九载, 崔昌 献议,自 魏 晋 至 周 隋 ,皆不得为正统欲 唐 远继 汉 统,立 周 汉 子孙为王者后,备三恪之礼。是时朝议是非相半,集贤院学士 卫包 上言符同, 李林甫 遂行其事。”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劾 廷和 彭泽 结党乱政,符同奏啟,南北科道官亦交章论劾。”
《漢語大詞典》:官符
(1).旧时阴阳家所谓凶神之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日之中,则有白虎、黑杀、刀砧、天火、重丧、天贼、地贼、血支、血忌、归忌、黑道、土瘟、天狗、大败、蚩尤、官符、死炁、飞廉、受死、火星、河魁、鉤绞、焦坎、游祸、灭门、的呼等凶神。”《花城》1981年第6期:“今年运气太坏,怕运里带有官符,经这一回事,明年快就出运,亦不一定。”
(2).官府下行的文书。 清 程恩泽 《索炬叹》诗:“官符夜下鳩丁男,明日行縢舁贵官。” 清 唐孙华 《发粟行》:“官符火急催租忙,鞭笞流血尽成疮。”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徒役虽横,犹必假借官符而后得志。”
《漢語大詞典》:应符(應符)
应验符命。后汉书·苏竟传:“太白、辰星自亡 新 之末,失行筭度,以至於今……皆大运荡除之祥,圣帝应符之兆也。”晋书·邵续传:“国家应符拨乱,八表宅心,遗 晋 怖威,远窜 扬 越 。”
分類:应验符命
《國語辭典》:符应(符應)  拼音:fú yìng
天降祥瑞的徵兆,与人事相呼应。《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
《漢語大詞典》:文符
犹文书。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南史·齐纪上·武帝:“文符督切,扰乱在所,至是除荡,百姓悦焉。”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文符日至其门,鞭笞日加其身。”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四》:“ 周 定州 刺史 孙彦高 ,被 突厥 围城,不敢出厅,文符须徵发者,於小牕接入。”
分類:文书
《骈字类编》:五符
宋史艺文志:天关五符式一卷。又蔡定传:父革,依郡狱吏,佣书以生。资定使学游乡校,稍稍有称。郡狱吏一日坐舞文法被系,革以诖误,年七十馀矣,法当免系鞫。胥任泽削其籍年而入之罪。定切痛念父当耆年,以非辜堕圄狴,誓将身赎。数诣府号愬,请代坐狱,弗许。请效命于戎行,弗许。请隶五符为兵,又弗许。于是预为志铭其墓,又为状若诣府者,结置袂间,皆叙陈致死之由,冀其父之必免也。以建炎元年十二月甲申自赴河死。府帅闻之,惊曰:真孝。立命出革是。云笈七签:吴王阖闾出游包山,见一人在中,问曰:汝 何人答曰:我姓山,名隐居。阖闾曰:子在山必有异见者,试为取之。隐居诺,乃入洞庭,访游乎地天。见一石城门开,于室内玉几上有素书一卷,文字非常,即便拜而奉出,呈阖闾。但其文篆书不可识。乃令人赍之,问孔子。孔子曰:此是灵宝五符真文,昔夏禹得之于钟山,然后封之于洞庭之室。使者反白,阖闾乃尊事之。 陆龟蒙入林屋洞诗,见双斗下。
《漢語大詞典》:省符
尚书省下达的命令。新唐书·百官志一:“凡制敕计奏之数,省符宣告之节,以岁终为断。”
《國語辭典》:符验(符驗)  拼音:fú yàn
符合验證。《荀子。性恶》:「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
《漢語大詞典》:符彩
见“ 符采 ”。
《國語辭典》:符采  拼音:fú cǎi
1.瑞玉的文理色采。晋。左思蜀都赋〉:「符采彪炳,晖丽灼烁。」
2.比喻诗文辞藻华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丽词雅义,符采相胜。」
3.文艺才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风骨》:「才锋峻立,符采克炳。」宋。司马光 荅河阳李夷白秘校书:「以是得瞻见符采,承接馀论,其为幸已大。」
《國語辭典》:赤伏符  拼音:chì fú fú
一种谶文。汉时刘秀曾得赤伏符,占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以为得天命,于是藉此起事,推翻新莽,恢复汉朝。见《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后泛称帝王取得天下的符命。元。郭钰 早春试笔诗:「喜闻诸将黄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
《漢語大詞典》:符书(符書)
(1).符箓。后汉书·刘焉传:“初,﹝ 张鲁 ﹞祖父 陵 , 顺帝 时,客於 蜀 ,学道 鹤鸣山 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吾家巫覡祷请,絶於言议,符书章醮亦无祈焉。”
(2).指记载符箓的书籍。太平广记卷一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次存玄素守一、思神歷藏、行气鍊形……厌胜教戒、役使鬼魅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
(3).官符文书。南史·谢方明传:“ 江 东人户殷盛,风俗峻刻,强弱相陵,姦吏蜂起,符书一下,文摄相续。” 唐 李商隐 《有感》诗之一:“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漢語大詞典》:辟兵符
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伤害的符箓。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布 诛 肃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辅 恇怯失守,不能自安。常把辟兵符,以鈇鑕致其旁,欲以自彊。” 清 吴伟业 《宫扇》诗:“旧内谩悬长命缕,新宫徒贴辟兵符。”
《漢語大詞典》:符牒
(1).符移关牒等公文的统称。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 宋 叶适 《宋邹卿墓志铭》:“翁一生姓名不悬符牒,足趾不履官府。”
(2).官符和度牒。官府给予僧道的证明文件。 宋 苏轼 《赵清献公神道碑》:“ 剑州 民 李孝忠 集众二百餘人,私造符牒,度人为僧。” 清 顾炎武 《五台山记》:“ 縉 为宰相,给中书符牒,令 臺山 僧数十人分行郡县,聚徒讲説以求货利,於是此山名闻外夷。”
《國語辭典》:不符  拼音:bù fú
不相合、不相当。《老残游记》第八回:「东造甚为难过,继思狐裘所以不肯受,必因与行色不符,因在估衣铺内选了一身羊皮袍子马褂,专差送来。」《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金子香字是认得的,看看题目不符,就要请教。」
分類:不符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