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92,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3  64  65  6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调墨弄笔
电笔
敕吏泚笔
楮墨笔砚
诚悬笔谏
沈诗任笔
螭头载笔
持橐簪笔
打笔套
春秋笔法
铅笔画
弃笔从戎
罄笔难书
磬笔难书
诠笔
《國語辭典》:调墨弄笔(調墨弄筆)  拼音:tiáo mò nòng bǐ
玩弄笔墨,写作文章。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
《漢語大詞典》:电笔(電筆)
测试用电器是否漏电或电源相线是否有电的笔状工具。前端有金属小棒,后端有金属帽,中部装有高值电阻和氖气管。使用时,以金属小棒接触被测用电器或电源的一点,手按后端金属帽,如所测点带电,氖气管就会发光。
《分类字锦》:敕吏泚笔(敕吏泚笔)
唐书岑文本传擢中书舍人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咸无遗意
分类:
《漢語大詞典》:楮墨笔砚(楮墨筆硯)
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其楮墨笔砚,非同己物,有如假自他人;耳目心思,效用不能,到处为人掣肘。”
《漢語大詞典》:诚悬笔谏(誠懸筆諫)
指 唐 柳公权 以书法进谏 唐穆宗 事。 诚悬 , 公权 字。语本新唐书·柳公权传:“帝问 公权 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 公权 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諫也。” 宋 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之二:“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 诚悬 笔諫时。”
《漢語大詞典》:沈诗任笔(沈詩任筆)
(1). 南朝 梁 沈约 以诗著称, 任昉 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沉诗任笔”。笔,谓无韵之文。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彦昇 少年为诗不工,故世称 沈 诗 任 笔, 昉 深恨之。”
(2).用以泛指诗文。 宋 陆游 《亲旧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 沈 诗 任 笔俱忘尽,酒户新来却少增。”
《漢語大詞典》:螭头载笔(螭頭載筆)
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因以“螭头载笔”表示史官侍值。 明 张居正 《议处史职疏》:“议史臣侍直。谨按礼仪定式,凡遇常朝,记事官居文武第一班之后,近上,便於观听,即古螭头载笔之意。”
分類:史官
《國語辭典》:持橐簪笔(持橐簪筆)  拼音:chí tuó zān bǐ
古代帝王大臣有侍从之吏,手提书囊,插笔于头,以备随时咨询或记事。语本《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车骑将军张安世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也作「橐笔」。
《漢語大詞典》:打笔套(打筆套)
宋 时伪为诉讼人奔走说情而骗取钱财之称。 宋 胡太初 昼帘绪论·远嫌:“凡有诉在官,词理甚亏之人往往辐凑其门,而请託之路开矣。甚者卖厅角、打笔套。甲乞我金若干,当为转达百里,乙有请亦若是……告甲与乙曰:‘已为致委曲矣。’实未尝及齿也。他日令决其事,必有一胜,则如约取金。”
《國語辭典》:春秋笔法(春秋筆法)  拼音:chūn qiū bǐ fǎ
孔子作《春秋》,常以一字一语寓褒贬之义。故后世称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寓「春秋笔法」。如:「这篇文章并没有春秋笔法,只是记录事实而已。」
《國語辭典》:铅笔画(鉛筆畫)  拼音:qiān bǐ huà
一种西洋绘画的素描法,为古典素描或细密素描的基本画法。
《漢語大詞典》:弃笔从戎(棄筆從戎)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唐 张鷟 游仙窟:“ 蜀 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埸,煢魂莫返。”
分類:文人
《漢語大詞典》:罄笔难书(罄筆難書)
犹言罄竹难书。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四:“他们分发到战区以后,所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那真是罄笔难书。”参见“ 罄竹难书 ”。
《國語辭典》:罄竹难书(罄竹難書)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或本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之说。至《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遂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漢語大詞典》:磬笔难书(磬筆難書)
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 罄 ”。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四:“他们在分发到战区以后,所经历的各种艰难痛苦,那真是磬笔难书。”磬,一本作“ 罄 ”。
《漢語大詞典》:诠笔(詮筆)
评判文章优劣。詮,通“ 銓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候钱太尊》:“方效发硎之用,即趋詮笔之班,世推明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