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30,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刀笔讼师
掸笔
大蛇衔笔
大笔如椽
顶笔
貂鼠立笔
调墨弄笔
电笔
敕吏泚笔
楮墨笔砚
诚悬笔谏
沈诗任笔
螭头载笔
持橐簪笔
打笔套
《漢語大詞典》:刀笔讼师(刀筆訟師)
指以包揽词讼、舞文弄法为业的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一·词颂》:“被告抄状入手,乃请刀笔讼师又照原词多方破调,骋应敌之虚情,厌先攻之劲势。”
《高级汉语词典》:掸笔
担笔。一种用掸尘、掸细粉的羊毫笔
《分类字锦》:大蛇衔笔(大蛇衔笔)
魏志管辂传辂往见安平太守王基基令作卦辂曰当有贱妇人生一男儿堕地便走入灶中死又床上当有一大蛇衔笔小大共视须臾去之也又乌来入室中与燕共斗燕死乌去有此三怪基大惊问其吉凶辂曰直官舍久远魑魅魍魉为怪耳儿生便走非能自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大蛇衔笔直老书佐耳乌与燕斗直老铃下耳今卦中见象而不见其凶知非妖咎之徵自无所忧也后卒无患
分类:卜筮
《國語辭典》:大笔如椽(大筆如椽)  拼音:dà bǐ rú chuán
椽,屋顶的柱子。大笔如椽形容笔大如屋顶上的柱子。《晋书。卷六五。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后用以称扬著名作品、作家或写作才能极高。
《漢語大詞典》:顶笔(頂筆)
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谓之“顶笔”。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考功郎中监仪御史坐,北向,酒九行,僕射秉笔,有司赞揖。顶笔故事废矣。”参见“ 簪笔 ”。
分類:朝见记事
《國語辭典》:簪笔(簪筆)  拼音:zān bǐ
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后指将笔插在头上,以备随时记事。《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唐。李峤〈皇帝上礼抚事述怀〉诗:「小臣滥簪笔,无以颂唐风。」
《分类字锦》:貂鼠立笔(貂鼠立笔)
续文献通考金臣下朝服正一品貂蝉笼巾七梁额花冠貂鼠立笔银立笔犀簪导
《國語辭典》:调墨弄笔(調墨弄筆)  拼音:tiáo mò nòng bǐ
玩弄笔墨,写作文章。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
《漢語大詞典》:电笔(電筆)
测试用电器是否漏电或电源相线是否有电的笔状工具。前端有金属小棒,后端有金属帽,中部装有高值电阻和氖气管。使用时,以金属小棒接触被测用电器或电源的一点,手按后端金属帽,如所测点带电,氖气管就会发光。
《分类字锦》:敕吏泚笔(敕吏泚笔)
唐书岑文本传擢中书舍人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咸无遗意
分类:
《漢語大詞典》:楮墨笔砚(楮墨筆硯)
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其楮墨笔砚,非同己物,有如假自他人;耳目心思,效用不能,到处为人掣肘。”
《漢語大詞典》:诚悬笔谏(誠懸筆諫)
指 唐 柳公权 以书法进谏 唐穆宗 事。 诚悬 , 公权 字。语本新唐书·柳公权传:“帝问 公权 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 公权 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諫也。” 宋 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之二:“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 诚悬 笔諫时。”
《漢語大詞典》:沈诗任笔(沈詩任筆)
(1). 南朝 梁 沈约 以诗著称, 任昉 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沉诗任笔”。笔,谓无韵之文。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彦昇 少年为诗不工,故世称 沈 诗 任 笔, 昉 深恨之。”
(2).用以泛指诗文。 宋 陆游 《亲旧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 沈 诗 任 笔俱忘尽,酒户新来却少增。”
《漢語大詞典》:螭头载笔(螭頭載筆)
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因以“螭头载笔”表示史官侍值。 明 张居正 《议处史职疏》:“议史臣侍直。谨按礼仪定式,凡遇常朝,记事官居文武第一班之后,近上,便於观听,即古螭头载笔之意。”
分類:史官
《國語辭典》:持橐簪笔(持橐簪筆)  拼音:chí tuó zān bǐ
古代帝王大臣有侍从之吏,手提书囊,插笔于头,以备随时咨询或记事。语本《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车骑将军张安世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也作「橐笔」。
《漢語大詞典》:打笔套(打筆套)
宋 时伪为诉讼人奔走说情而骗取钱财之称。 宋 胡太初 昼帘绪论·远嫌:“凡有诉在官,词理甚亏之人往往辐凑其门,而请託之路开矣。甚者卖厅角、打笔套。甲乞我金若干,当为转达百里,乙有请亦若是……告甲与乙曰:‘已为致委曲矣。’实未尝及齿也。他日令决其事,必有一胜,则如约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