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92
典故
54
词典
930
分类词汇
62
佛典
8
其它
38
共1092,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笔法
笔阵
笔札
执笔
把笔
手笔
秉笔
笔床
绝笔
大笔
一笔
直笔
笔势
椽笔
珥笔
《國語辭典》:
笔法(筆法)
拼音:
bǐ fǎ
1.写字、作画时用笔的方法。如:「作画时,若使用不同的笔法,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唐。
颜真卿
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
:「有群众师张公求笔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
2.行文的习惯句法、章法。即写作技巧。如:「这本书的作者笔法精鍊,文采斐然。」《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会又令人于中途截了邓艾表文,按艾笔法,改写傲慢之辞,以实己之语。」
分類:
笔法
写字
作文
技法
特色
《國語辭典》:
笔阵(筆陣)
拼音:
bǐ zhèn
诗文写作时,于谋篇布局擘画等有如军阵。比喻写文章。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谈丛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分類:
书法
写作
作文章
作书
诗文
运笔
谋篇
行阵
布局
军阵
《國語辭典》:
笔札(筆札)
拼音:
bǐ zhá
1.古代的笔和木简,相当于现在的纸笔。《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2.关于文墨写作等事,如公文、书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汉来笔札,辞气纷纭。」宋。
欧阳修
〈
张子野墓志铭
〉:「好学自力,善笔札。」
分類:
毛笔
写作
负责
文才
文章
书简
书写
简牍
文牍
书画
职务
文具
用品
笔记
手书
文字
《國語辭典》:
执笔(執筆)
拼音:
zhí bǐ
拿笔,指写字或作文。汉。刘向《列女传。卷五。珠崖二义》:「关吏执笔书劾,不能就一字。」《魏书。卷八一。山伟传》:「二十许载,时事荡然,万不记一,后人执笔无所凭据。」
分類:
执笔
书法
持笔
书法术语
法术
记录
写作
毛笔字
《漢語大詞典》:
执笔法(執筆法)
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前人所传的执笔法一般采用 唐 陆希声 所传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擫”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紧贴笔管;“押”是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笔管;“钩”是中指钩住笔管;“格”是无名指甲、肉相连处挡着笔管;“抵”是小指紧贴无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执住笔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和肘悬起。这样执笔写字,笔锋中正,运转容易,字迹圆满得势。
分類:
毛笔字
持笔
前人
执笔法
采用
《國語辭典》:
把笔(把筆)
拼音:
bǎ bǐ
1.握笔。如:「把笔写字。」
2.写作。如:「这大半辈子的生命,尽消磨于把笔之间。」唐。
韩愈
〈
送灵师
〉诗:「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
分類:
执笔
初学
儿童
书写
写作
习字
《國語辭典》:
手笔(手筆)
拼音:
shǒu bǐ
1.文章或诗文的著作。晋。
陆云
〈
与兄平原书
〉:「今送君苗登台赋,为佳手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此画亦是舟中所失物件之一,即是英自己手笔。」
2.手书、手写。《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申屠蟠》:「申以手笔,设几杖之坐。」《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杨阜》:「天子感其忠言,手笔诏答。」
3.排场。指用钱奢俭。《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这是二舍妹,他自小手笔就阔,气派也不同。」《文明小史》第一二回:「生来手笔又大,从不会锱铢较量的。」
分類:
手笔
排场
亲手
办事
笔迹
执笔
设计
事
写作
手面
气度
办理
东西
诗文
书信
《國語辭典》:
秉笔(秉筆)
拼音:
bǐng bǐ
执笔为文。南朝宋。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侍言称辞,惇史秉笔。」《三国演义》第一○○回:「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
分類:
执笔
《國語辭典》:
笔床(筆床)
拼音:
bǐ chuáng
搁笔的用具。南朝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
:「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唐。
岑参
山房春事诗
二首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也作「笔架」。
分類:
毛笔
器具
《國語辭典》:
绝笔(絕筆)
拼音:
jué bǐ
1.临死前最后的笔迹。唐。
白居易
和梦得哀令狐相公薨
诗:「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
2.停笔。唐。
李白
〈
古风
〉诗五九首之一:「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3.出色的文笔。唐。
杜甫
〈
戏为双松图歌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分類:
绝笔
停笔
绝妙
最后
无比
诗文
文书
文字
书画
作品
品等
《國語辭典》:
大笔(大筆)
拼音:
dà bǐ
1.尊称他人的书法或文字。《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得老先生大笔,小弟也可借以不朽了。」
2.写大字的毛笔。如:「这笔太小了,可否借只大笔给我?」
3.大批、大宗。如:「这是大笔钱哪,不是小数目。」
分類:
大笔
他人
大手笔
人文
文章
书画
赞词
《国语辞典》:
一笔(一笔)
拼音:
yī bǐ
1.文字的一画。
2.帐目一项。《
儒林外史
》第一三回:「差人即时拿出二百文,买酒买肉,同宦成两口子吃,算是借与宦成的,记一笔帐在那里。」《
红楼梦
》第七二回:「我看古董帐上还有这一笔,却不知此时这件著落何方。」
3.写字或绘画下笔后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如:「一笔寿」、「一笔虎」、「一笔画」。
4.一种笔法。如:「他写得一笔软软的赵字。」
5.一手。《
儒林外史
》第四九回:「这万敝友是浙江一个最有用的人,一笔的好字。」
分类:
一笔
文字
一手
写字
帐目
一项
笔法
一画
绘画
下笔
后连
连绵不断
《國語辭典》:
直笔(直筆)
拼音:
zhí bǐ
根据事实书写,毫不隐瞒作假。《晋书。卷一二四。慕容盛载记》:「但时无直笔之史,后儒承其谬谈故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分類:
史官
直书
避忌
《國語辭典》:
笔势(筆勢)
拼音:
bǐ shì
1.文章的气势。《南史。卷三三。范晔传》:「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唐。杜甫〈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诗:「诗家笔势君不嫌,词翰升堂为君扫。」
2.书法用笔的气势和腕力。《晋书。卷八○。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分類:
笔势
书画
文章
意态
和气
气势
《國語辭典》:
椽笔(椽筆)
拼音:
chuán bǐ
晋代王珣梦见有人给他一只粗大如椽的笔,便认为将有大手笔的事发生。不久果然皇帝驾崩,因为王珣文笔极佳,所有的哀册谥议,皆由王珣草拟。见《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后用以称赞人文笔出众。《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分類:
大手笔
称誉
他人
人文
文笔
出众
《國語辭典》:
珥笔(珥筆)
拼音:
ěr bǐ
插笔于冠侧,以备记事。《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
分類:
诉讼
史官
谏官
上朝
以便
记录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