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30,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笔外法
笔帖式
笔上蝇
笔区
笔铅
笔摩
笔芦
笔箭
笔机
笔笏
笔杆
笔对
笔椟
笔陡
笔乘
《漢語大詞典》:笔外法(筆外法)
指意在言外的笔法。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 兰溪 徐畸 字 叔范 ,弓两斛,力射命中,文得 欧曾 笔外法,莫有知者。”
分類:笔法
《國語辭典》:笔帖式(筆帖式)  拼音:bǐ tiě shì
职官名。译自满洲语。其初为文职的赐名。康熙时,各部院衙门皆置笔帖式,有翻译、缮本、贴写等名目,掌翻译满汉章奏文籍等事。有七品、八品、九品之分。
《漢語大詞典》:笔上蝇(筆上蠅)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官至九卿,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苛吏传》:“ 思 ( 王思 )又性急,尝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復来,如是再三。 思 恚怒,自起逐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蹋坏之。”后以“笔上蝇”喻干扰写作的丑恶事物。 宋 梅尧臣 《李端民挽歌》:“每吐胸中凤,寧容笔上蝇。”
《漢語大詞典》:笔区(筆區)
犹文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然才有庸儁,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性情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譎,文苑波诡者矣。”
分類:文坛
《漢語大詞典》:笔铅(筆鉛)
制造铅笔芯子的石墨。
《漢語大詞典》:笔摩(筆摩)
彝族以求神、作帛、送鬼为职业的人。《中国民间故事选·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洛》:“天上有一个叫 比恩阿子 的笔摩,那人神通广大。”
《漢語大詞典》:笔芦(筆蘆)
相传 唐 李白 墓上所生芦苇形状如笔,人称“笔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笔芦:“ 姑熟 青山 李白 墓,生芦,其形如笔,号‘笔芦’。 绩溪 舒頔 道原 有诗云:‘笔芦萧萧 青山 巔。’”
分類:李白芦苇
《漢語大詞典》:笔箭(筆箭)
笔锋。借喻策试文章。 元 陈泰 《将离京师别李朝端陈伯奎二同年》诗:“ 陈生 射策未三十,笔箭如锋不破的。”
《漢語大詞典》:笔机(筆機)
创作灵感;文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开手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有自由自得之妙。”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草本》:“以其思路纷驰而不聚,笔机过纵而难收。”
《骈字类编》:笔笏(笔笏)
明一统志笔笏石在泰宁县南七十里双峙云外远视之有卓笔植笏之像
《國語辭典》:笔杆(筆桿)  拼音:bǐ gǎn
1.笔的柄杆。如:「他在思考时,习惯一手耍弄笔杆。」
2.借指文人的笔。如:「他是靠摇笔杆儿过活的。」
分類:笔杆
《漢語大詞典》:笔杆子(筆桿子)
见“ 笔桿子 ”。
亦作“ 笔杆子 ”。亦作“ 笔杆 ”。 1.笔上手拿的部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笔桿子是竹子做的。”
(2).指笔。 杨朔 《我的改造》:“摇摇笔杆子写点东西,比起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斗争,渺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我们耍笔杆子的人,迫于形势和生活也是无可如何。” 许杰 《文字无用武之地》:“让狮子跟在自己的后面走,你的笔杆儿打先锋,那怕天下人不慑服!”
(3).指善于写作的人。如:他是公认的笔杆子。
《骈字类编》:笔对(笔对)
齐书文惠太子长懋传太子临国学亲临策试诸生于坐问少傅王俭曰曲礼云无不敬寻下之奉上可以画礼上之接下慈而非敬今总同敬名将不为昧俭曰郑元云礼主于敬便当是尊卑所同太子又以此义问诸学生谢几卿等十一人并以笔对
《漢語大詞典》:笔椟(筆櫝)
犹信函。櫝,函。凡缄藏物件者称櫝。 元 吴莱 《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门垣成隐逸,笔櫝到畊樵。”
分類:信函物件
《漢語大詞典》:笔陡(筆陡)
谓十分陡峭。 碧野 《彩石斑斓》:“她闪动着泪光的深情的眼睛,默默地凝望着前面在星光下起伏的群山、风吹动的莽林、笔陡的悬崖峭壁和疏落的村舍。” 周纲 《武夷山敞开你的胸膛》诗:“笔陡的山路上,下来了一位老妈妈。”
分類:陡峭
《漢語大詞典》:笔乘(筆乘)
指历史著作。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颜甲部序》:“余尝劝人观优,从此中讨一箇乾浄面孔。夫古来笔乘,孰非戏本?只少一副响锣鼓耳。”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 郭华野 参疏不及 公肃 ,而 康熙 已后,诸名人诗文笔乘,於 徐氏 子弟之豪横,声气之舄奕,颇有微词。”
分類:历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