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93,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笔文
笔和
逞笔
趁笔
冰笔
描笔
媚笔
言笔
谳笔
吞笔
谢笔
荻笔
住笔
主笔
转笔
《漢語大詞典》:笔文(筆文)
书面文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昔 魏 史称 朱异 有口才, 挚虞 有笔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辞本异。而近世作者,撰彼口语,同诸笔文。”
分類:书面文辞
《骈字类编》:笔和(笔和)
画鉴宣和画谱载唐李渐画马笔和气调今古无俦及见三马图与所闻甚不逮然自有一种气运不可以形似求之也
分类:笔和
《漢語大詞典》:逞笔(逞筆)
放任笔墨;毫无拘束地写作。 清 周亮工 读画录·姜周臣:“醉后逞笔,尤英英自异也。”《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下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説,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逞笔翻腾。”
《漢語大詞典》:趁笔(趁筆)
谓不假思索地随意书写。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西施:“世传 西施 随 范蠡 去,不见所出,只因 杜牧 ‘ 西子 下 姑苏 ,一舸逐 鴟夷 ’之句而附会也…… 杜牧 未精审,一时趁笔之过也。”《黑籍冤魂》第十五回:“好在格式写熟,趁笔写下去,谅也不会写错。”
分類:随意书写
《漢語大詞典》:冰笔(冰筆)
犹冻笔。 前蜀 贯休 《寄杜使君》诗:“残磬隔风林,微阳解冰笔。”
《漢語大詞典》:描笔(描筆)
描花之笔;画笔。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将描笔儿过来,我写将去回他,着他下次休是这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於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
分類:画笔
《漢語大詞典》:媚笔(媚筆)
谓娟柔的字体。 清 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邮亭旅舍,好事者往往贋为巾幗之语,书以媚笔,以资过客传诵。”
分類:字体
《漢語大詞典》:言笔(言筆)
口头之辞与书面之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虽言笔未分,而陈谢可见。” 杨明照 校注:“‘言’谓口头陈辞,‘笔’谓书翰。”
《漢語大詞典》:谳笔(讞筆)
判案文字。宋史·选举志三:“逮其试中,又当倣省试、中书覆试之法,质以疑狱,观其讞笔明允,始与差除。”
分類:判案文字
《漢語大詞典》:吞笔(吞筆)
犹含毫。比喻构思为文。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补天者,虽欲抑之而不出,吞笔者,安可寝之而无赋?” 唐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思涌曾吞笔,投虚惯用刀。词锋倚天剑,学海驾云涛。”
《漢語大詞典》:谢笔(謝筆)
考中进士者给应试时所用的笔的制作者的酬金。由制笔工匠上门索取。 宋 陶谷 清异录·文用:“ 唐 世举子将入场,嗜利者争卖健豪圆锋笔,其价十倍,号‘定名笔’。笔工每卖一枝,则録姓名。俟某荣捷,则诣门求阿堵,俗呼‘谢笔’。”
《国语辞典》:荻笔(荻笔)  拼音:dí bǐ
以荻杆当笔,在灰土上学习写字。见《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
《韵府拾遗 质韵》:住笔(住笔)
陈造诗住笔讯莺燕把盏属江山
《國語辭典》:主笔(主筆)  拼音:zhǔ bǐ
报章杂志中负责撰写评论的人。《文明小史》第四四回:「行文给芜湖道,叫他查明芜湖日报馆东家是谁,主笔是谁,限日禀覆。」
《漢語大詞典》:转笔(轉筆)
犹运笔。 明 张绅 法书通释·执使:“转笔宜左右廻顾,无使节目孤露。”
分類: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