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92,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笔山
玉笔
簪白笔
三笔
同笔砚
辍笔
搦笔
江笔
杰笔
渴笔
黛笔
笔仗
笔战
笔后
笔牍
《国语辞典》:笔山(笔山)  拼音:bǐ shān
山形的搁笔器具。如:「哥窑瓷笔山」、「搯丝珐琅龙纹笔山」。也作「笔架」。
《漢語大詞典》:玉笔(玉筆)
指宫廷中的珍笔。 元 虞集 《触石坠马卧病蒙恩予告先至上京》诗:“给札修辞持玉笔,赐羹充腹出珍庖。” 清 钱谦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於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之四:“侍从朱衣隔,臚传玉笔遗。”
分類:宫廷廷中
《漢語大詞典》:簪白笔(簪白筆)
古时史官、谏官入朝,或近臣侍从,插笔于帽,以便随时记录、书写。后插白笔,为官员冠饰之一。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簪白笔》:“簪白笔,古珥笔之遗象也。腰带剑、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宋史·舆服志四:“立笔,古人臣簪笔之遗象。其制削竹为干,裹以緋罗,以黄丝为毫,拓以银缕叶,插於冠后。旧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武官则否,今文武皆簪焉。”
《骈字类编》:三笔(三笔)
南史刘孝仪传孝仪幼孤与诸兄相勖以学并工属文孝绰尝曰三笔六诗三即孝仪六即孝威也
《漢語大詞典》:同笔砚(同筆硯)
亦作“ 同笔研 ”。 谓在一起学习。亦指在一起学习的人,同学。 宋 陈亮 《与勾熙载提举书》:“今之君子,或少同笔砚,或二十年游从之旧,一旦贵贱少异,便如路人。”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二》:“ 万历 癸未, 苏工部 濬 入闈,取 李相公 廷机 为首卷,二君盖同笔研桑梓,至相善也。”参见“ 同砚席 ”。
分類:学习
《國語辭典》:辍笔(輟筆)  拼音:chuò bǐ
停笔。如:「他最近常苦于文思枯竭而辍笔长叹。」
分類:停笔
《漢語大詞典》:搦笔(搦筆)
执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於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宋 庞元英 《谈薮》:“ 侯继图 秋日於 大慈寺 倚阑楼上,忽木叶飘坠,上有诗曰:‘……搦笔下庭除,书作相思字。’”
分類:执笔
《漢語大詞典》:江笔(江筆)
见“ 江淹笔 ”。
《漢語大詞典》:江淹笔(江淹筆)
传说 南朝 梁 江淹 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采俊发。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南史。梁江淹》。后以“江淹笔”比喻杰出的文才或文才出众者。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三:“内人未识 江淹 笔,竟问当时不早求。” 明杨珽《龙膏记·下狱》:“白日无光,况復当昏黯。 江淹 笔可传, 邹阳 才可攀,嘆谁人能解今朝难?”亦省作“ 江笔 ”。 唐 罗邺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正哭 阮 途归未得,更闻 江 笔赴嘉招。” 唐 黄滔 《与薛推先辈启》:“今者先辈提 江 笔以云飞,掷 孙 金而羽化,贤愚塞望,远近腾声。”
《漢語大詞典》:杰笔(傑筆)
杰出的文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左雄 奏议,臺阁为式; 胡广 章奏,天下第一:并当时之杰笔也。”
分類:杰出文笔
《國語辭典》:渴笔(渴筆)  拼音:kě bǐ
用含墨较少的笔书写,字间有露白的枯笔。《雅俗稽言。卷三三。字学。渴笔》:「唐徐浩书张九龄司徒告身,多渴笔,谓枯无墨也,在书法最难。」
《高级汉语词典》:黛笔
古代妇女画眉之笔
《國語辭典》:笔仗(筆仗)  拼音:bǐ zhàng
1.笔迹、笔墨。明。高明《琵琶记。伯喈五娘相会》:「细端详,这是谁笔仗?觑著他教我心儿好感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只要记得那『八股』的范围格局,那文章的魄力之厚薄,气机之畅塞,词藻之枯腴,笔仗之灵钝,古文时文,总是一样的。」
2.笔战。如:「他俩常因意见不同而在报章杂志上打笔仗,私下却是极要好的朋友。」
《國語辭典》:笔战(筆戰)  拼音:bǐ zhàn
1.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进行辩论。
2.以笔代枪,进行攻心战略。如:「我们要对敌人发动笔战。」
3.执笔手颤抖。宋。张舜民 自题画扇诗:「眼昏笔战谁能画,无奈霜纨似月圆。」
分類:文字争论
《骈字类编》:笔后(笔后)
卫夫人笔阵图见上
《漢語大詞典》:笔牍(筆牘)
(1).犹纸笔。泛指文具。战国策·齐策六:“ 君王后 病且卒,诫 建 曰:‘羣臣之可用者某。’ 建 曰:‘请书之。’ 君王后 曰:‘善。’取笔牘受言。” 汉 刘向 说苑·指武:“ 王满生 籍笔牘,书之曰:‘社稷且危,傅之於膺。’”
(2).犹文牍。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州郡有忧,能治章上奏,解理结烦,使州郡连事,有如 唐子高 、 谷子云 之吏,出身尽思,竭笔牘之力,烦忧适有不解者哉?” 清 唐孙华 《寿座主讲学仇先生二十六韵》:“请求无笔牘,著述有籤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