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巾笏
唐 白居易 北亭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漢語大詞典》:爽笏
借指孤高有致的僚属。笏,大臣上朝时携带的手版。 明 王逢 《奉寄赵伯器参政伊时中员外五十韵》:“超然延爽笏,肃若卫寒更。”参见“ 拄笏看山 ”。
《韵府拾遗 月韵》:转笏(转笏)
江淹拜中书即谢表:彯裾顿屣,伏黄扉之右;曳缨转笏,居青璅之前。
《骈字类编》:笔笏(笔笏)
明一统志:笔笏石在泰宁县南七十里,双峙云外,远视之,有卓笔植笏之像。
《韵府拾遗 肿韵》:笏捧
杨慎诗:笏捧绨囊奏,衣飘画省香。
《骈字类编》:两笏(两笏)
苏轼与参寥书:要墨纳两笏,皆佳品也。
《漢語大詞典》:拄笏西山
见“ 拄笏看山 ”。
《分类字锦》:腰笏引舟
孙樵书何易于: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㳺,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至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分类: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