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54,分137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竹皮巾
竹鎗
竹坛
竹藤
竹桐
竹类
竹喜
竹溆
竹籞
竹沼
竹针
竹稚
竹尊者
竹薪
竹筥
《漢語大詞典》:竹皮巾
即竹皮冠。 唐 王维 《过太乙观贾生房》诗:“昔余栖遯日,之子烟霞邻,共携松叶酒,俱篸竹皮巾。”参见“ 竹皮冠 ”。
分類:竹皮冠
《漢語大詞典》:竹皮冠
(1). 秦 末 刘邦 以竹皮所作之冠。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 薛 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 刘氏 冠’乃是也。”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 司马贞 索隐引 应劭 曰:“一名‘长冠’。侧竹皮裹以纵前,高七寸,广三寸,如板。” 明 唐顺之 《歌风台》诗:“进钱今日几万计,坐中只带竹皮冠。”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之三:“驻蹕不劳绵蕞礼,围罇仍著竹皮冠。”
(2).借指戴竹皮冠的乡野之人。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 汉高祖 一竹皮冠起田野,初不食 秦 禄,卒能除其暴。”
《漢語大詞典》:竹鎗
见"竹枪"。
《漢語大詞典》:竹坛(竹壇)
用竹子搭建的祭台。道教用于祭祀。 唐 钱起 《宴郁林观张道士房》诗:“灭跡人间世,忘归象外情。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鐘清。”
《骈字类编》:竹藤
隋书流求国传,见樟松下。陈师道和彦詹题远轩诗:好花和露斸,修竹夹藤删。
《骈字类编》:竹桐
仪礼士丧礼:既夕,杖下本,竹桐一也。疏:案:丧服为父斩衰以苴杖竹,为母齐衰,以削杖桐。桐、竹皆下。本谓根本。
《骈字类编》:竹类(竹类)
尔雅:莽数节。注:竹类也。节间促略,八卦取象。孔氏曰:萑苇,竹之类也 益部方物。 记叶与竹类,致理如柏,以状得名,亭亭修直。右竹柏。
《骈字类编》:竹喜
杨万里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诗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骈字类编》:竹溆(竹溆)
明 张羽 过吴即景 片帆迢递入吴烟,竹溆芦汀断复连。
《骈字类编》:竹籞
宋 钱惟演 上巳玉津园赐宴 珥彤寻竹籞,倾盖集芝廛。
《骈字类编》:竹沼
隋书潘徽传:见桂岩下。李峤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见梧庭下。
《骈字类编》:竹针(竹针)
东斋记事:州有一种小竹,曰龙孙竹,生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凡所以为竹,无不具前。辈诗有小竹如针能具体,即此也。苏轼与王敏仲书: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菉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画少钱,令岁入五十馀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僭言必不讶也。
《骈字类编》:竹稚(竹稚)
马祖常都门诗见桐孙下。
《漢語大詞典》:竹尊者
谓竹林中最长最大的竹子。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崇胜寺 后有竹千餘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 宋 黄庭坚 有《题竹尊者轩》:“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説,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
《骈字类编》:竹薪
周贺 茶疾竹薪乾。
《漢語大詞典》:竹筥
竹编圆形盛器。《中国民间故事选·吹天箫》:“我要是有了竹筥和蓑衣,便可以天天打鱼捞虾,永远不会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