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瑞州新昌人,字德庄。哲宗元符初进士。钦宗靖康时极论时事之失,言辞剀切。钦宗谓其凛凛有直臣节。除将作监。金兵大入,以端为河东路奉使参议官。闻二帝北狩,愤惋而卒。
全宋文·卷三○三六
龚端,字德庄,瑞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元符三年进士,授建昌军司户参军。宣和中为水部郎中。钦宗时,擢将作监。尝为河东路奉使参议官。靖康之变,愤惋而卒。见《万姓统谱》卷二,光绪《江西通志》卷二一、一四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字正达,一字圣达。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吕颐浩尝师事之,至贵达犹执弟子礼。为太学博士,作诗诋蔡京,出知鄞县,发愤终身不复仕。
李孝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七七七
李孝端,鄄城(今山东鄄城)人。政和五年,为开封府少尹。宣和三年,除中散大夫、充右文殿修撰、知遂宁府。见《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七,《金石苑》。
李传正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传正,徽宗大观间为大理少卿。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言者论,罢开封府左司录参军。八年,由提点淮南西路刑狱任以事勒停(《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七、职官六八之二二、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任淮南转运副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二二
李传正,字端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淑孙,寿朋子。累官大理少卿,建炎初为淮南转运副使。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七之一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挥麈录·馀话》卷二。
朱季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政和七年(1117)任饶州知州。重和二年宣和元年(1119)5月5日降官。宣和三年(1121)任抚州知州。
连端夫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四年(1122)任利州知州。
孙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二年(1120)任广南东路提举市舶。宣和三年(1121)任广南东路转运使。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驾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字伯尹。徽宗政和五年中乡贡第一。高宗建炎初,伏阙上书,言甚剀激,不报。值叛将围宣城,亲当锋矢,以为众倡。乱平,补迪功郎,调监池州赡军酒库。盗发,友端摄西安尉,力战中矢而卒。
全宋诗
詹友端,字伯尹,泾县(今属安徽)人。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进士(《太仓稊米集》卷五一《送詹伯尹之大梁序》)。高宗建炎初上书北伐,不报。以守宣城功补迪功郎,调监池州赡军酒库,会盗发中流矢卒,年四十三。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宋史翼》卷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1135 【介绍】: 即宋徽宗。神宗子,哲宗弟。绍圣三年封端王。元符三年即位。以蔡京主国事,定司马光、苏轼等百余人为奸党,皆予贬谪。崇奉道教,大兴道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又穷极土木,采寻民间奇花异石,称“花石纲”。遣使浮海,约金攻辽,以夺回燕云之地。宣和七年,金兵灭辽后南下。惧而传位钦宗,自称“太上皇”。钦宗靖康二年,为金人俘虏北去,后死于五国城。在位二十六年。工书,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传世。擅画,有《芙蓉锦鸡》等存世。又能诗词,有《宣和宫词》等。
全宋文·卷三五四三
宋徽宗赵佶(一○八二——一一三五),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即位,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封端王。五年,加司空,改昭德、彰信军节度。元符三年正月哲宗崩,无嗣,遂即位。初欲调和新旧党争,旋以绍述神宗为国策。穷极土木,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是以群小竞进。约金攻辽,致金师深入,遂传位太子,尊为道君太上皇帝。靖康末为金人俘虏北去,后崩于五国城。在位二十五年,年号六: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徽宗博通百艺,书画尤工,自成一家,书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芙蓉锦鸡》、《池塘秋晚》等传世。能诗词,善著述,有集百卷,今存《御注西升经》等及近人所辑《宋徽宗诗》、《宋徽宗词》。见《宋史》卷一九至二二《徽宗纪》,《玉海》卷二八。
李端愿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五年(1123)任京西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石端中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越州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元符三年(1100年)进士。至左朝议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陈留人,字子之。江端友弟。以学行称。工诗,为江西派诗人之一。尝与端友辑其长兄端礼遗稿为集若干卷。有《陈留集》。
全宋诗
江端本,字子之,开封(今属河南)人。端友弟(《直斋书录解题》卷二○)。早年不赴科举(《景迂生集》卷一九《寿昌县君刘氏墓志铭》)。徽宗初,特补河南府助教(《挥麈录》前录卷四)。宣和二年(一一二○),通判温州(《宋史》卷四六二)。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临安洞霄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一)。有《陈留集》一卷,已佚。今录诗五首。
钱端义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七年(1125)任光禄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端裕(一○八五~一一五○),号蓬庵,俗姓钱,吴越王之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十八得度受具,往依净慈法真一禅师。后竟龙门远,甘露卓、泐潭祥。晚见克勤于钟阜,顿去所滞,侍克勤居天宁。后开法邓州丹霞佛智寺,冷迁虎丘,又庵于西华。敕居建康保宁,后移苏城万寿及闽中贤沙、寿山西禅。复被旨补灵隐,乞归西华旧隐。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四明育王遣使固邀,月馀始就。二十年卒,年六十六。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0 【介绍】: 宋僧。会稽人,俗姓钱氏,号佛智。吴越王之裔。年十四出家,十八得度受具。往谒众寺院,皆以颖迈见推。晚于钟阜事圆悟,道声大著。奉召演法,赐金襕袈裟。高宗绍兴间居育王山,唱道无倦。卒谥大悟禅师。
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端裕。号佛智。吴越钱王之裔也。六世祖守会稽因家焉。师生而岐嶷眉目渊秀。十四驱乌于大善寺。十八得度受具。往依净慈一禅师。未几偶闻僧系露柱曰尔何不说禅。裕忽有微省。去谒龙门远甘露卓泐潭祥。皆以颖迈见推。晚见圆悟于钟阜。一日悟问。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即今是灭不灭。曰请和尚合取口好。悟曰。此犹未出常情。裕拟对。悟击之裕顿去所滞。侍悟居天宁命掌记室。寻分座道声蔼著京西。宪请开法丹霞。次迁虎丘径山。谢事徇平江道俗之请庵于西华。阅数稔敕居建康保宁。后移苏城万寿及闽中玄妙寿山西禅。复被旨补灵隐慈宁。皇太后幸韦王第。召裕演法赐金襕袈裟。乞归西华旧隐。绍兴戊辰秋赴育王之命。上堂曰。德山入门便棒。多向布袋里埋踪。临济入门便喝。总在声尘中出没。若是英灵衲子。直须足下风生超越古今途辙。拈拄杖卓一下喝一喝曰。秖这个何似生。若唤作棒喝。瞌睡未惺。不唤作棒喝。未识德山临济。毕竟如何。卓一下曰。总不得动著。僧问。如何是宾中宾。裕曰。尔是田库奴。僧曰。如何是宾中主。曰相逢犹莽卤。僧曰。如何主中宾。曰剑气烁愁云。曰如何是主中主。师曰。敲骨打髓。裕莅众色必凛然寝食不背众唱道无倦。绍兴庚午十月初示微疾。至十八日首座法全请遗训。师曰。尽此心意以道相资。语绝而逝。火后目睛齿舌不坏。其地发光终夕。得设利无算。踰月不绝。黄冠罗肇常平日问道于裕。适外归独无所获。罗念勤切。方与客食。咀噍间若有物。吐哺则设利也。大如菽色若琥珀。好事者持去。遂再拜于阇维所。闻香箧有声。亟开所获如前而差红润。门人奉遗骨分塔于鄮峰西华。谥大悟禅师。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端裕出钱氏。吴越王裔也。六世祖守会稽。因家焉。师生而秀异。十四驱乌于大善寺。十八得度受具。往依净慈一禅师。闻僧击露柱曰。尔何不说禅。师忽微省。历谒龙门远。甘露卓。泐潭祥。皆以颖迈见推。晚见圆悟于钟阜。一日悟问。谁知正法眼藏。向者瞎驴边灭却。且道即今是灭不灭。对曰。请和尚合取口好。悟曰。此犹未出常情。师儗对。悟击之。师顿去所滞。侍悟居天宁。命掌记室。寻分座。道声蔼著。出世屡住大道场。如丹霞虎丘万寿保宁。及闽中玄沙寿山西禅。平江道俗。请庵于西华。有终焉之志。俄被旨补灵隐慈宁。皇太后请说法。赐金襕衣师号。乞归西华。未许。且下育王之命。师莅众。色必凛然。𥨊食不背众。唱道无倦。将化。弟子请遗训。师曰。尽此心意。以道相资。语绝而逝。火后。目睛齿舌不坏。其地发光终夕。得舍利者无数。踰月不绝。黄冠罗肇常。平日问道于师。适外归。独无所获。道念勤切。方与客食。呾噍间若有物。吐哺则舍利也。大如菽。色若琥珀。好事者持去。遂再拜于阇维所。闻香奁有声。亟开所获如前。而差红润。门人奉遗骨于鄮峰西华。谥大悟禅师。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三
禅师名端裕。会稽人。吴越钱王之裔也。年十四。驱乌于境之大善寺。目光外射。有异量。每闻灯笼露柱佛殿山门之语。则罔然。行脚经宿净慈。有僧击露柱云。如何不说禅。裕有省。谒诸名宿。皆以特迈见推。裕终歉然。别见佛果勤和尚于钟阜。勤每瞬目顾之。裕不领。一日勤问曰。谁知正法眼藏。向瞎驴边灭却。即今是灭不灭。裕对曰。和尚合取口好。曰。此犹未出常情在。裕拟进语。勤击之。裕顿去所滞。自此当机敏绝。会朝廷加勤圆悟师号。主天宁。裕以毫彩。典记室。价倾一时。初出住丹霞。众盈千辈。每挂牌入室。罕有搆机者。裕垂涕长叹不已。众俱愤发自新。及迁虎丘双径。成大器者数十人。尝示众曰。德山入门便棒。多向皮袋里埋踪。临济入门便喝。总是声尘中出没。若是英灵衲子。直须足下风生。超越古今涂辙。卓拄杖喝云。秖者个何似生。若唤作棒喝。瞌睡未醒。不唤作棒喝。未识德山临济。毕竟如何。复卓拄杖喝云。总不得动著。又曰。动则影现。觉则冰生。直饶不动不觉。犹是秦时𨍏轹钻。到者里。便须千差密照。万户俱开。毫端拨转机轮。命脉不沉毒海。有时觉如湛水。有时动若星飞。有时动觉俱忘。有时照用自在。且道正恁么时。是动是觉。是照是用。还有区分得出么。铁牛横古路。触著骨毛寒。又曰。行时绝行迹。说时无说踪。行说若到。则朵生招箭。行说未到。则神锋划断。就使说无渗漏。行不迷方。犹滞壳漏在。若是大鹏金翅。奋迅百千由旬。十影神驹。驰骤四方八极。不取次啖啄。不随处埋身。且总不依倚。还有履践分也无。刹刹尘尘是要津。又曰。尽大地是沙门眼。遍十方是自己光。为甚东弗于逮打鼓。西瞿耶尼不闻。南阎浮提点灯。北郁单越暗坐。直饶向个里。道得十全。犹是光影活计。摵拂子云。百杂碎了也。作么生是出身一路。掷拂云参。绍兴庚午十月。示微疾。尤示众谆切异往时。众多涕下。门人法全请垂遗训。裕振色曰。尽此心意。以道相资。语讫而逝。茶毗。目睛齿舌不坏。其地发光终夕。得舍利者无计。踰月不绝。弟子分塔于鄮峰西华两处。有黄冠罗肇常。频经问道于裕。适远归。独无所获。慕念诚切。方与客食咀嚼间。若有物吐哺。则舍利大如菽。色如琥珀。遂再拜于茶毗所。闻香奁有声。函开所获如前。而差红润。裕凡十历名刹。赐号佛智禅师。终于育王。谥曰大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端裕,字佛智,吴越钱王之裔也。六世祖守会稽,因家焉。裕生而岐嶷,眉目渊秀。十四驱乌于大喜寺,十八得度受具,往依净慈一禅师。未几,偶闻击露柱曰:尔何不说禅。裕忽有微省。去谒龙门远、甘露卓、泐潭祥,皆以颖迈见推。晚见圆悟于钟阜,一日问:“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即今是灭不灭?”曰:“请和尚合取口好。”悟曰:“此犹未出常情。”裕拟对,悟击之,裕顿去所滞。侍悟居天宁,命掌记室。寻分座,道声蔼著。京西宪请开法丹霞,次迁虎邱径山。谢事后复徇平江道俗之请,庵于西华。阅数稔,敕居建康保宁,更移姑苏万寿,及闽中玄妙,寿山西禅。复被旨补灵隐,慈宁皇太后幸韦王第,召裕演法,赐金襕袈裟。乞归西华旧隐。绍兴戊辰秋,赴育王之命,上堂曰:“德山入门便棒,多向布袋里埋踪,临济入门便喝,总在声尘中出没,若是英灵衲子,直须足下风生,超越古今。”遽起,拈柱杖卓一下,喝一喝,曰:“秪这个何似生?若唤作棒喝,瞌睡未惺,不唤作棒喝,未识德山、临济,毕竟如何?”卓一下,曰:“总不得动著。”僧问:“如何是宾中宾?”裕曰:“汝是田库奴。”僧曰:“如何是宾中主?”曰:“相逢犹莽卤。”僧曰:“如何主中宾?”曰:“剑气烁愁云。”曰:“如何是主中主?”曰:“敲骨打髓。”裕莅众,色必凛然,寝食有常度,唱道无倦。绍兴庚午十月初,示微疾,至十八日首座法全请遗训,裕曰:尽此心意,以道相资。语绝而逝,火后,目晴齿舌不坏,其地发光终夕,得设舍利无鼻,踰月不绝。黄冠罗肇常平日问道于裕,适外归,独无所获,罗念勤切,方与客食,咀噍间若有物,吐哺则设利也,大如菽,色若琥珀,好事者持去,遂再拜于闇维所,闻香箧有声,亟开,所获如前,而差红润。门人奉遗骨分塔于鄮峰西华,谥“大悟禅师”。
程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任右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