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0,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端兆
利端
梁端
情端
兴端
前端
借端
端副
端理
端巧
端俨
贰端
五端
论端
疑端
《國語辭典》:端兆  拼音:duān zhào
头绪、消息。《聊斋志异。卷一。画皮》:「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惭恨而归。」
分類:端倪迹象
《漢語大詞典》:利端
利欲的端绪。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 墨 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絶 惠王 利端,列往世兴衰。”
分類:利欲端绪
《漢語大詞典》:梁端
山顶。 宋 王安石 《俞秀老忽然不见》诗:“忽去飘然游 冶 盘,共疑策杖在梁端。”
分類:山顶
《漢語大詞典》:情端
犹事由。《再生缘》第四回:“家丁应声忙出外,老爷含怒问情端。”
分類:事由
《骈字类编》:兴端(兴端)
陆机 叹逝赋 幽情发而成绪,滞思叩而兴端。
《国语辞典》:前端  拼音:qián duān
前面。如:「这条路的前端正在施工,请各位驾驶人小心行驶。」
分类:前端前面
《國語辭典》:借端  拼音:jiè duān
假托事由。如:「他这样做,是存心借端寻衅。」也作「藉端」。
《漢語大詞典》:端副
即端贰。北史·李平传:“ 平 自在度支,至於端副,夙夜在公,孜孜匪懈。” 南朝 梁 沈约 《王亮王莹加授诏》:“京辅华贯,端副要重。”参见“ 端贰 ”。
《漢語大詞典》:端贰(端貳)
尚书仆射的别称。晋书·徐嵩载记:“此年少落落,有端贰之才。”
分類:尚书仆射
《漢語大詞典》:端理
正直。文选·嵇康〈琴赋〉:“性絜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 吕向 注:“端理,犹正直也。”
分類:正直
《韵府拾遗 巧韵》:端巧
新语藏其端巧逃其事功故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
《漢語大詞典》:端俨(端儼)
正直庄重。《宋书·颜延之传》:“方其克瞻,弥丧端儼;况遭非鄙,虑将丑折。”
分類:正直庄重
《漢語大詞典》:贰端(貳端)
二端。谓随意作不同的解释。《汉书·宣帝纪》:“今则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贰端,深浅不平,增辞饰非,以成其罪。” 颜师古 注:“析,分也。谓分破律条,妄生端绪,以出入人罪。”
《漢語大詞典》:五端
指五帝各所尚的服色。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曰三统五端,化四方之本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故同时称帝者五,称王者三,所以昭五端,通三统也。”
分類:五帝服色
《漢語大詞典》:论端(論端)
争论的原由。 清 何琇 樵香小记·春秋疑义:“ 隐公 摄位,而经文适不书正; 桓公 弑立,而经文适不书王; 文姜 淫佚,而经文适书 子同 生。此诸儒论端所自起也。”
分類:争论原由
《漢語大詞典》:疑端
(1).犹疑问;疑心。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涉其流则若有餘,探其源则若不足,撑舌刺口,疑端满腹,圣哲远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中外毫无间言,从来疑端讹语,一时冰释。”
(2).致人怀疑的事由。明史·阉党传·贾继春:“蜚语谓选侍踉蹌徒跣,屡欲自裁,皇妹失所投井。恐酿今日之疑端,流为他年之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