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整身
谓身体端正,穿戴整齐。南史·褚彦回传:“帝召 彦回 西上閤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备见逼迫, 彦回 整身而立,从夕至晓,不为移志。”
《漢語大詞典》:管宁榻(管寧榻)
管宁 所坐的榻。据 晋 皇甫谧 高士传·管宁载:“﹝ 管寧 ﹞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五年未尝箕踞,榻上当膝皆穿。”后用行事端正之典。 清 谭嗣同 《夜成》诗:“此时危坐 管寧 榻,抱膝乃为《梁父吟》。”
《漢語大詞典》:端茂
端正美盛。 宋 苏辙 《官黄景职方郎官制》:“ 景 质性端茂,学术有闻。”诚意伯文集卷一附《妻永嘉郡夫人富氏诰》:“ 刘基 妻 富氏 德功端茂,闺閫严明。”
分類:端正美盛
《漢語大詞典》:视端(視端)
目光端正。语本国语·周语下:“视无还,端也。”后亦以“视端”为正直坦诚之相。宋史·张浚传:“ 浚 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誑言,识者知为大器。”
《國語辭典》:四称(四稱)  拼音:sì chèng
体貌端正、配置匀称。
《漢語大詞典》:有行止
品行端正。 元 无名氏 《孟母三移》第二折:“俺虽是屠户,都是有行止的人,街市上谁不敬咱。”
分類:品行端正
《漢語大詞典》:蹈正
履行端正。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俾蹈正者有所稟法,怀疑者有所问执。”
分類:履行端正
《漢語大詞典》:峭巘
(1).险峻的山峰。 宋 欧阳修 《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诗:“峭巘孤城倚,平湖远浪来。”
(2).严肃端正。列子·力命“ 巧佞 、 愚直 、 婩斫 、 便辟 ” 唐 殷敬顺 释文:“婩斫,容止峭巘也。”
《漢語大詞典》:方先生
指行为端正而有些迂腐、固执的人。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二章:“又说,你是个方先生,她们都曾经向你漏过口风,希望你先提出来说的,你却走的是方格格路。”
《漢語大詞典》:肃志(肅志)
谓端正志趣。《孔子家语·弟子行》:“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摈相两君之事,篤雅有节,是 公西赤 之行也。”
分類:端正志趣
《漢語大詞典》:衰正
衰怠与端正。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惨懌之情在於色,衰正之形在於仪。” 刘昞 注:“仪者形之表也,故仪衰由形殆,仪正由形肃。”
分類:端正
《漢語大詞典》:方概
端正而有节操。晋书·何充传:“ 何充 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録朝端,为老臣之副。”
《漢語大詞典》:摆正(擺正)
(1).摆放端正。 巴金 《雨》六:“ 方亚丹 的话说得非常有力,连 高志元 也摆正了他的方脸注意地听着。”
(2).走上正道。 沙汀 《丁跛公》:“ 跛公 忽而挣起身来,叫屈道:‘入的,旁人都摆正了!’……许多连他不如的人,在这扰乱的岁月中,都已经走上正路了,他们建筑起‘四水到堂’的新屋了。”
《漢語大詞典》:洁矩(潔矩)
谓行为端正,符合法度。 宋 苏舜钦 《上三司副使段公书》:“某谓士之洁矩厉行,施才业以拯世务者,非祗蹈道以为乐,上者覬声名,次者倖禄赏。”
《國語辭典》:肃坐(肅坐)  拼音:sù zuò
端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