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愿建立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之四十八愿中,本第十八之一愿而立宗旨。
七种立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谓一切之经题不出于人法譬之三者,而有单复具足之不同,总为七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法譬之三,此中由单复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为能说之人,阿弥陀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为经中所说之法也。三,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为梵天之罗网,以譬戒律之节目绞络无尽也。四,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为人,般若为法也。五,法譬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为法,莲华为譬也。六,人譬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为人,师子吼为譬也。七,具足立题。三者具足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法,佛为人,华严为譬也。已上单三复三具足一,谓之七种三题。见四教仪集注上。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隋天台智者大师,谓一大藏经题,不出人、法、譬三者而已。因以单复具足不同,遂立为七种也。
〔一、单人立题〕,单人者,如佛说阿弥陀等经是也。谓释迦佛为能说之人,阿弥陀佛为所说之人。此经以两土果人立名,故云单人立题。(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两土果人者,释迦佛为娑婆国土之果人,弥陀佛为极乐国土之果人也。)
〔二、单法立题〕,单法者,如大般涅槃等经是也。谓大般涅槃以法立名,故云单法立题。(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大患永灭,超度生死,是究竟之法也。)
〔三、单譬立题〕,譬者,比喻之义。如梵网等经是也。谓梵网以譬喻立名,故云单譬立题。(梵网者,谓梵天宝网,其目不同,以譬戒律之目,亦各各不同也。)
〔四、人法立题〕,人法者,如文殊问般若等经是也。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以二者合言,故云人法立题。(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五、法譬立题〕,法譬者,如妙法莲华等经是也。谓妙法是法,莲华是譬,以二者合言,故云法譬立题。
〔六、人譬立题〕,人譬者,如如来师子吼等经是也。谓如来是人,师子是譬,以二者合言,故云人譬立题。
〔七、具足立题〕,具足者,如大方广佛华严等经是也。谓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譬也,以三者具足,故云具足立题。
八成立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立一个命题之八种因。即立宗,立因,立喻,合,结,现量,比量,圣教量也。阿毗达磨杂集论所说。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而自立论议也。)
〔二、立因〕,因,即因由,亦所依之义。立因所以破执有我者之论也,谓若于五蕴等法施设实有我者,此之五蕴,既从众缘而生,皆是生灭之法;蕴既生灭,我不成就。若离五蕴而于馀处施设有我者,我无所因,我亦无用,是知皆无有我,是名立因。
〔三、立喻〕,喻,即譬喻,以别法喻所立之法也。谓如现在相中施设实有过去相者,盖此现在相已生未灭,不应于现在未灭法中施设过去已灭之相,若离现在而于馀处施设过去相者,然过去世之相既已灭坏,不应施设有相。此言过去之相不可得,以喻诸法中求我决不可得,是名立喻。
〔四、合〕,合,即相合之义。引馀义合此正说之理也。谓如五蕴法中本无有我,而人颠倒妄执有我,既遮破已,即知无我。既知无我,则知常等亦无,是名合。
〔五、结〕,谓结前无我究竟之理决定无异,是知五蕴皆是无我,乃至无常,是名结。
〔六、现量〕,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揩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离妄分别无筹度之心,而能于境度量揩定诸法自性之相,而不错谬,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比量〕,比,即比类。谓以第六意识比类量度知有诸境,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八、圣教量〕,谓圣人所说现量、比量之言教,皆不相违,定可信受,是名圣教量。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般舟三昧经之异名。
密教十地废立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于欢喜地等十地有废立二门。其废门者,谓于三劫之外不立十地,以三劫断三妄执而究竟十地也。是秘藏记等所说。依立门。则大日经疏于三劫之上立十地。以之为开发金刚宝藏位。其所以有此废立二门者,以十地有浅深二种也。大日经疏二曰:「华严十地经一一名言,依阿阇梨所传者,须作地种释,一者浅略释,二者深秘释。云云」此浅深之十地有开合之两门,一合浅略之十地而属于地前,开深秘之十地,而为开发金刚宝藏地。二合深秘之十地而属于佛果开浅略之十地。而为三妄执之断位。大日经所说之三劫十地含此二意。若依初门,则浅略之十地摄于地前。更开深秘之十地,三劫十地为地前地上之二位也。疏家处处配立多分,即此义也。若依后门则三劫十地,只是建立之不同。约于惑为三劫,约于位即为十地,秘藏记之说,约于此门也。见秘藏记钞六。
刘虬所立五时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晋武都山隐士刘虬,初分顿渐二教,以华严经为顿教,馀为渐教,渐教之中分五时。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说提谓经,开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道后十二年中说阿含经等,开三乘差别之教门。三、佛成道后三十年中说般若经维摩经等,说三乘同观之空理。四、佛成道四十年后八年中说法华经,辨明一乘。五、佛临灭度时,一日一夜中说涅槃经,明悉有佛性、佛性常住之理。是最后究竟之说也。净影痛破之。见大乘义章一。
法宝所立五时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唐法宝约于机解之浅深,谓一代诸教,有五等之说时,亦名为五时教: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华教,五涅槃教。又第二般若教以下,如其次第,亦名大乘教,三乘教,一乘教,佛性教。其所著一乘佛性究竟论说之。唯此书今仅存第三一卷,阙教判之章,不能知其详细。惟略见于五教章通路记第五十而已。
不立文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碧岩第一则评唱曰:「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五曰:「传法诸祖,初以三藏教乘兼行。后达磨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往往谓屏去文字以默坐为禅,斯实吾门之哑羊尔。且万法纷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犹通也,岂拘执于一隅?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尔馀法亦然,所以为见性成佛也,岂待遣而后已!」释门正统三曰:「禅宗者,始菩提达磨,远越岭,来于此土。初无不立文字之说,南泉普愿,始唱别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不动轨立印
【佛学大辞典】
(经名)立印轨也。
立世阿毗昙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陈真谛译。立世为安立世界之义,阿毗昙为论议之都名。论中记须弥四洲诸天地狱等世界国土之事。
【佛学大辞典】
(书名)佛说立世阿毗昙论。说国土日月等事,即佛教之宇宙观也。有二十五品。陈真谛译,十卷。
立印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之略名。
立印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与立印轨同。
立地
【佛学大辞典】
(仪式)言简略之佛事也。语不多,立地而成之谓也。虎关之十禅支录序曰:「予考订古今禅册,备十门:一曰开堂;二曰上堂;三曰小参,附升座;四曰拾提,五曰普说,六曰法语,七曰对机,八曰立地,九曰偈赞,十曰秉拂。」
立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显正同。破对于万法之迷妄见后,发露其真性也。
立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立印仪轨之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