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11,分121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洋子江心打立水,紧溜子里为著人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立陶宛共和国
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独立宣言
独立悬吊系统
立一法即有一弊
印度独立运动
武装中立
徙木立信
行权立断
兴邦立国
挺然卓立
婷婷玉立
无信不立
《国语辞典》:洋子江心打立水,紧溜子里为著人(洋子江心打立水,紧溜子里为著人)  拼音:yáng zǐ jiāng xīn dǎ lì shuǐ,jǐn liū zi lǐ wèi zhe rén
(谚语)比喻正在喋喋不休的吵闹。《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龙氏正在洋子江心打立水,紧溜子里为著人,只见薛教授猛熊一般从屋里跑将出来。」
《国语辞典》: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拼音:jǐ lì lì rén,jǐ dá dá rén
自己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也让别人能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自己求得通达,也让别人求得通达。语本《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国语辞典》: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  拼音:lì táo wǎn gòng hé guó
Lithuania Republic
国名。波罗的海三小国之一。西濒波罗的海,北与拉脱维亚为界,东、南面则与俄罗斯为邻,面积六万五千二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七十二万,其中约百分之八十为立陶宛人。首都为维尔纽斯(Vilnius)。人民多信仰罗马天主教。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前苏联并吞,为其附庸国之一。于西元一九九○年三月十一日宣布脱离前苏联独立,并将国名更改为「立陶宛共和国」,但不为前苏联承认。于独立同时,立陶宛国会并通过废除共党专政,建立多党体制。一九九一年八月前苏联政变失败后,始获世界各国承认。二月十六日为国庆日。
《国语辞典》:立于不败之地(立于不败之地)  拼音: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处于不败的位置。比喻掌握优势。《孙子。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宋。辛弃疾〈论阻汇为险须藉两淮疏〉:「古之为兵者,谓其势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然后其兵立于不败之地。」
《国语辞典》:美国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  拼音:měi guó dú lì xuān yán
西元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代表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统治,所发表的独立宣言。全文主要由杰佛逊写成,旨在表明美国将建立一个尊重自然人权的政府,让人民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
《国语辞典》:独立悬吊系统(独立悬吊系统)  拼音:dú lì xuán diào xì tǒng
汽车中用以减低驾驶及乘客受到路面凹凸不平等不良路况影响,而使得四个轮胎紧贴路面,且每一轮子可独自运动,不影响其他其轮的车体机器结构。如:「轿车内若有独音悬吊系统不仅增加乘坐舒适性,更利于防止振动、噪音等。」
《国语辞典》:立一法即有一弊  拼音:lì yī fǎ jí yǒu yī bì
创立新法,固得其利,亦会衍生新的弊端。如:「开放外籍劳工来台的办法,却也引起国人失业率提升,真是立一法即有一弊。」
《国语辞典》:印度独立运动(印度独立运动)  拼音:yìn dù dú lì yùn dòng
英国统治印度后,印度人所发动的独立运动。其中以国大党领袖甘地所采取的非暴力的不合作运动最具成效,使英国在经济上遭受严重的打击,并恢复了印度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终于在西元一九四七年获得和平的独立。
《国语辞典》:武装中立(武装中立)  拼音:wǔ zhuāng zhōng lì
中立国采取军事防卫措施,使它们所主张的中立权利不受任一交战国的威胁。
《国语辞典》:徙木立信  拼音:xǐ mù lì xìn
建立诚信于民的手段。参见「徙木之信」条。《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秦商鞅欲行令,使徙木以立信。」
分类:建立诚信
《国语辞典》:行权立断(行权立断)  拼音:xíng quán lì duàn
行事果决,当机立断。《三国演义》第二回:「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国语辞典》:兴邦立国(兴邦立国)  拼音:xīng bāng lì guó
振兴、建立国家。《孤本元明杂剧。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笼计,准备兴邦立国基。」
《国语辞典》:挺然卓立  拼音:tǐng rán zhuó lì
直挺挺站著。《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可也奇怪!挺然卓立,更不僵仆。」
分类:直挺挺
《国语辞典》:婷婷玉立  拼音:tíng tíng yù lì
女子身材高䠷,姿态美好的样子。如:「多年不见,邻家小女孩如今已然婷婷玉立,令人惊艳。」
《国语辞典》:无信不立(无信不立)  拼音:wú xìn bù lì
原指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后泛指人没有信用就无法立身。《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