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5
词典
1
分类词汇
14
分类词汇
将身
处身
行身
静处
人纪
家训
居身
柔立
六慎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行己有方
安宅正路
操身行世
安贫乐道
《國語辭典》:
将身(將身)
拼音:
jiāng shēn
亲自行动。《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知远将身奔入那庄门,只见粉墙朱户,画阁琼楼。」《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又有董平为捕捉晁盖不获,受了几顿粗棍限棒,也将身在逃,恰与宋押司途中相会。」
分類:
将身
立身处世
《國語辭典》:
处身(處身)
拼音:
chǔ shēn
立身。如:「处身于世,修己为要。」《文选。班固。答宾戏》:「处身行道,辅世成名。」
分類:
处身
立身处世
对待
自身
《漢語大詞典》:
行身
立身处世。
《
韩非子·五蠹
》
:“行身者竞於为高,而不合於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
诗:“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元
刘祁
《
归潜志
》
卷十二:“行身立志,卓尔不羣,皆豪杰之士也。” 清
方苞
《杜苍略先生墓志铭》
:“二先生行身略同,而趣各异。”
分類:
立身处世
《漢語大詞典》:
静处(静處)
(1).冷静地立身处世。
《
晏子春秋·杂下六
》
:“且人何忧,静处远虑。” 汉
董仲舒
《
春秋繁露·保位权
》
:“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 宋
周敦颐
《
通书·圣学
》
:“静处则明,明则通。”
(2).犹静居。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
》
:“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
分類:
静处
冷静
静地
静居
立身处世
《國語辭典》:
人纪(人紀)
拼音:
rén jì
做人的纲纪。《书经。伊训》:「呜呼!先王肇修人纪。」《文选。扬雄。解嘲》:「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
分類:
纲纪
立身处世
道德规范
《國語辭典》:
家训(家訓)
拼音:
jiā xùn
治家立身,用以垂训子孙之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拙夫家训颇严,本不敢私做的。」也作「家诫」。
分類:
家训
家长
立身处世
为学
学等
面对
对子
子孙
教诲
《漢語大詞典》:
居身
犹安身;立身处世。
《
后汉书·逸民传·臺佟
》
:“ 孝威 居身如是,甚苦,如何?”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审轻重然后动,量得失以居身。”
分類:
安身
立身处世
《漢語大詞典》:
柔立
谓以温和的品性立身处世。 三国 魏
刘劭
《
人物志·九徵
》
:“宽栗而柔立,土之德也。” 唐
李翱
《左仆射傅公神道碑》
:“夫人 南阳 张氏 ,柔立善断。”
分類:
温和
品性
立身处世
《漢語大詞典》:
六慎
谓国君所应谨慎的六事。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
:“ 申子 曰:‘慎而言也,人且知(和)女;慎而行也,人且随女。而有知见也,人且匿女;而无知也,人且意女。女有知也,人且臧女;女无知也,人且行女。故曰:惟无为可以规之。’”后以为立身处世的箴言。 唐
皇甫湜
《履薄冰赋》
:“行之止於三思,戒实先於六慎。”
分類:
国君
君所
谨慎
六事
立身处世
《国语辞典》: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拼音:
jǐ lì lì rén,jǐ dá dá rén
自己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也让别人能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自己求得通达,也让别人求得通达。语本《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分类:
自己
立身处世
修养
《国语辞典》:
行己有方
拼音:
xíng jǐ yǒu fāng
立身处世均合于礼法。如:「他做人严谨,行己有方,故深获同事的好评。」
分类:
立身处世
合于
礼法
《国语辞典》:
安宅正路
拼音:
ān zhè zhèng lù
比喻以仁义之心,立身处世。语本《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分类:
仁义
立身处世
《漢語大詞典》:
操身行世
犹言立身处世。 明
方孝孺
《与卢编修希鲁书》
:“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分類:
立身处世
《國語辭典》:
安贫乐道(安貧樂道)
拼音:
ān pín lè dào
以信守道义为乐,而能安于贫困的处境。《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晋书。卷九一。儒林传。刘兆传》:「安贫乐道,潜心著述,不出门庭数十年。」也作「乐道安贫」、「安贫守道」。
分類:
安贫乐道
清贫
追求
圣贤
为乐
儒家
家所
提倡
立身处世
态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