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立论(立論)  拼音:lì lùn
对问题提出议论、看法。《晋书。卷四三。王戎传》:「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国语辞典》:立论精宏(立论精宏)  拼音:lì lùn jīng hóng
议论精辟宏深。如:「辩论赛中,我方主辩辩才无碍,立论精宏,使对手深深折服。」
分类:议论精辟
《國語辭典》:立言  拼音:lì yán
树立精辟可传的言论、学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的一定的规矩。」
《國語辭典》:抗论(抗論)  拼音:kàng lùn
1.直言而不阿谀。《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
2.以言论相对抗。《晋书。卷八二。孙盛传》:「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
《國語辭典》:抗议(抗議)  拼音:kàng yì
1.对他方的意见或措施作反对的表示。《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
2.持论正直。《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论曰》:「乐、何之徒抗议柱下,故能挟幼主之断,剿奸回之偪。」
《漢語大詞典》:立心
(1).下决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却説 小娥 自得 李判官 解辨二盗姓名,便立心寻访。”
(2).存心;故意。《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亏杀 张胜 立心至诚,到底不曾有染,所以不受其祸,超然无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尔説如此奸心谋反事情,不是尔立心所为,缘何尔回朝未满一日,尔就带人去往探天朝城楼?”
(3).树立准则。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道学》:“故为之説曰:为生民立极,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为前圣继絶学。”
(4).立意;立论。 明 杨慎 《欧阳公非非堂记》:“试取 韩文公 《原毁》一篇观之,其立心之公私高下何如哉!”
《漢語大詞典》:立说(立説)
犹立论。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边事将作, 思诚 諗故。余告以立説有先后,定计有始末,无误也。”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吾党各以己见立説,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説,无復有省身克己之功。” 黄侃 《礼学略说》:“今文、古文,往往差异,姑置勿谈,即同一师承,立説亦復不齐壹。”
分類:立说立论
《國語辭典》:锋颖(鋒穎)  拼音:fēng yǐng
锐气。如:「锋颖显露」。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谀辞弗剪,颇累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漢語大詞典》:立语(立語)
(1).犹立论。 汉 王充 论衡·薄葬:“ 陆贾 依儒家而説,故其立语,不肯明处。”
(2).站着对话。 唐 韩愈 《释言》:“百官之进见相国者,或立语以退,而 愈 辱赐坐语,相国之礼过矣。” 唐 白居易 《晚兴》诗:“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漢語大詞典》:执词(執詞)
犹立论。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 愈 固弗习二氏之书,尤未闻君子之道,故执词发难,局蹙不寧。”
分類:立论
《國語辭典》:持论(持論)  拼音:chí lùn
立论,所持理论或主张。如:「持论公允」。《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瑕丘江公》:「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漢語大詞典》:说有(説有)
三国 魏 正始 中, 何晏 、 王弼 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王衍 甚重之,唯 裴頠 以为非,著《崇有论》以讥之。见《晋书·裴頠传》《王衍传》。后用为讨论万物本原之典。 宋 苏轼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之二:“説有陋 裴頠 ,谈无笑 王衍 。”
《國語辭典》:三多  拼音:sān duō
1.多福、多寿、多男子的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2.作文三要事:多看、多做、多商量。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永叔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3.学者的三件要事: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通俗编。祝诵》引《玉海》:「杨文庄公言曰:『学者当取三多,乃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也。』」
《國語辭典》:理论(理論)  拼音:lǐ lùn
1.由实践中归纳或由观念推演而得到的有系统、有组织的说理或论点。
2.论事物之理,对实际或实践而言。《北史。卷四四。列传。崔亮》:「光韶博学强辩,尤好理论。」唐。郑谷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诗:「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3.据理争论,讲理。《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若先嚷破了,反被他做了准备。不如竟到官司,与他理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心中不觉暗暗动怒;只不便同他理论。」
4.理会、注意。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五三出:「如今卢府著忙,不暇理论到此事。」《英烈传》第三一回:「那周颠日日也在帐中闲耍,太祖也不十分理论。」
5.道理、理由。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折:「你既是个女子,怎生不守闺门之训,这绣鞋儿却揣在郭华怀中,有何理论,从实招来。」
《漢語大詞典》:和题(和題)
符合题旨,从正面立论。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二公〔 苏軾 、 苏辙 〕将就御试,共白厥父 明允 ,虑一有黜落奈何。 明允 曰:‘我能使汝皆得之,一和题,一駡题,可也。’繇是二人果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