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便衣  拼音:biàn yī
1.平时在家所穿的衣服。相对于官服、制服而言。《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十一点,只见门口轿子渐渐拥挤,许多官员都著了便衣,带著家人,陆续进来。」《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万帅到签押房换了便衣坐定,一声儿不言语。」也作「便服」。
2.身穿便服执行公务的军人或警察。
《國語辭典》:试穿(試穿)  拼音:shì chuān
购买衣服、鞋子前先行穿著,以查看是否合身或美观。如:「这家百货公司的服饰即使是在打折期间,也让顾客试穿衣物。」
《漢語大詞典》:裼袭(裼襲)
(1).古代礼服之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不裼,谓之袭。盛礼以袭为敬;非盛礼以裼为敬。礼记·表记:“裼袭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瀆也。” 郑玄 注:“不相因者,以其或以裼为敬,或以袭为敬。礼盛者,以袭为敬,执玉龟之属也;礼不盛者,以裼为敬,受享是也。” 孔颖达 疏:“行礼之时,礼不盛者,则露见裼衣;礼盛之时,则重袭上服。是行礼初盛则袭衣,礼不盛则裼衣,是裼袭不相因也……其行礼之时,或初袭而后裼,或初裼而后袭。所以然者,欲使人民无相褻瀆使礼相变革也。” 唐 白居易 《沿革礼乐策》:“以玉帛俎豆为数,以周旋裼袭为容。”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至於冠、婚、丧祭、燕射、士相见之礼,可得而议也,所以周旋裼袭,升降俯仰者,圣人能议之而不能为之也。”
(2).指穿着礼服。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他看了,连忙道‘请’。 安公子 早已裼袭而来。”
《國語辭典》:滑冰  拼音:huá bīng
穿著冰鞋在冰上滑行,以两腿交替蹬冰为推进动力,今已成为重要体育运动项目。如:「花式滑冰」、「速度滑冰」。
《漢語大詞典》:撒子
亦称“ 撒子角 ”。 即桚子。一种刑具。用绳子穿着五条小木棍,施刑时套在指上收紧。 宋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一出:“公吏人排列两边,不由我心惊胆战。怎推这铁锁沉枷,麻槌撒子。”《水浒传》第十二回:“杀威棒,狱卒断时腰痛;撒子角,囚人见了心惊。”
《漢語大詞典》:服卉
穿着用絺葛制的衣裳。亦指棉衣。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蚕簿》:“愿丰天下衣,不叹贫服卉。” 元 方夔 《续感兴》诗之六:“ 扬州 旧服卉,木棉白茸茸。”参见“ 卉服 ”。
《國語辭典》:卉服  拼音:huì fú
用絺葛制成的衣服。为蛮夷之服。《书经。禹贡》「岛夷卉服」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葛越也。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也称为「卉裳」。
《漢語大詞典》:被孝
穿着守丧的服饰。《四游记·太子被戏下武当》:“一日又有一蟮精,亦变一女子,满身被孝,哭哭啼啼,来到祖师禪坛之前,低头下拜。”
《國語辭典》:宵锦(宵錦)  拼音:xiāo jǐn
穿著锦衣夜行。比喻荣显不为众知。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与岭南酋豪书〉:「故人不见,还同宵锦。」
《漢語大詞典》:襞幅
折迭布幅以为裳。穿着长大的裳,形容无为而治的样子。相传“ 黄帝 、 尧 、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见易·繫辞下子华子·晏子问党:“ 尧 居於衢室之宫,垂衣而襞幅。”
《漢語大詞典》:缠包(纏包)
缠绕包裹。借指穿着。 宋 苏辙 《乘小舟出筠江》诗之一:“红饭白醪供醉饱,青蓑黄篛可缠包。”参见“ 缠裹 ”。
《漢語大詞典》:缠裹(纏裹)
(1).缠绕裹扎。东观汉记·郭丹传:“ 丹 无所归节传,以敝布缠裹节,昼伏夜行,求謁 更始 妻子,奉还节传。”后汉书·董卓传:“ 卓 所得义兵士卒,皆以布缠裹,倒立於地,热膏灌杀之。” 沈从文 《会明》:“旗在 会明 身上谨谨慎慎的缠裹着。”
(2).装束;衣着。 宋 苏辙 《题王詵都尉画山水横卷》诗之一:“归来缠裹任紈綺,天马性在终难羈。” 宋 苏泂 《金陵杂兴》诗之四:“明日死生犹未必,将何缠裹过秋冬。”
《國語辭典》:带孝(帶孝)  拼音:dài xiào
死者的亲属和亲戚,在一定丧期内穿著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头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也作「戴孝」、「挂孝」、「挂孝」。
《國語辭典》:穿孝  拼音:chuān xiào
穿戴丧服。如:「你这样为非作歹,不怕绝子绝孙,死后没人帮你穿孝?」
《國語辭典》:球衣  拼音:qiú yī
打球时穿著的运动衫。成队的球衣,通常上有球队名称及球员号码等。如:「那个穿五号球衣的球员是本队的主将。」
《漢語大詞典》:期练(期練)
丧礼服制。期丧的第十一个月祭于家庙时穿着练帛。北史·牛弘传:“ 弘 以三年之丧,祥禫具有降杀,期服十一月而练者,无所象法,以闻於帝。帝下詔除期练之礼,自 弘 始也。”隋书作“朞练”。
《漢語大詞典》:兼裳
谓穿着厚重衣服。 汉 蔡邕 《青衣赋》:“寒雪翩翩,充庭盈阶,兼裳累镇,展转倒頽,昒昕将曙,鷄鸣相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