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空灵(空靈)  拼音:kōng líng
1.诗评家形容诗中玲珑剔透的境界。
2.国画留空白以寓情寄意,妙在无中,故称为「空灵」。
《漢語大詞典》:虚灵(虚靈)
(1).指心灵。朱子语类卷一○二:“况 罗先生 於静坐观之,乃其思虑未萌,虚灵不昧。”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 朱本思 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2).空灵。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心之虚灵,无有限量。如六合之外,思之则至,前乎千百世之已往,后乎千万世之未来,皆在目前。” 明 李东阳 《惺惺斋记》:“夫惺惺者,欲人不死其心,心不死则可以入道矣。夫心本虚灵,而理斯具,而事斯应。”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如均一‘心’字,有以虚灵知觉而言者,‘心之官则思’之类是也。”
分類:空灵心灵
《漢語大詞典》:清空
(1).明朗的天空。 宋 苏轼 《庐山二胜·开先漱玉亭》诗:“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2).犹洁净。 宋 苏轼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峰图〉》诗:“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西游补》第十六回:“ 沙僧 道:‘妖魔扫尽,世界清空。’”
(3).谓中无所有。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 临平山 虽则不高,但走走究竟也有点吃力,喘气喘得多了,肚子里自然会感到一种清空。”
(4).空灵神韵。谓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特指词的境界。 宋 张炎 词源·清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清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词之难工,以属事遣词,纯以清空出之……所贵清空者,曰骨气而已。” 蔡嵩云 《〈乐府指迷笺释〉引言》:“ 张氏 尊 白石 ,以其古雅峭拔,特闢清空一境。”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十章:“清空是 张炎 提出来的词的最高境界……他所说的清空就是空灵神韵,同 严羽 讨论的意见相同。”
《漢語大詞典》:灵空(靈空)
(1).指天空。 唐 李咸用 《赠来进士鹏》诗:“语玄人不到,星汉在灵空。”
(2).空灵不可捉摸。 清 璚因 《分题二石生〈十洲春语〉三卷》诗:“胎息《离骚》《国风》,散花妙手极灵空。” 老舍 《微神》:“月光能使那灰的部分多一些银色,显出点诗的灵空。”
《漢語大詞典》:养空(養空)
涵养空灵的心性。 汉 贾谊 《鵩鸟赋》:“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汉书·贾谊传引此文,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道家养空虚,若浮舟也。”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
《國語辭典》:轻灵(輕靈)  拼音:qīng líng
轻盈灵活。如:「一只白头翁轻灵的停落在树梢上。」
《漢語大詞典》:灵幻(靈幻)
空灵缥缈。 臧克家 《天火》诗:“你把人生夸得那样美丽,像才从活枝上摘下来的,在上面驰骋你那灵幻的光,画上了一个一个梦想。”
分類:空灵缥缈
《漢語大詞典》:灵快(靈快)
(1).空灵而畅达。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然《灵飞经》结构精严,其深入处雄健,转折处灵快。”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国策》《南华》,取其灵快。”
(2).灵敏轻捷。 茅盾 《子夜》十九:“他的手拿起那听筒,坚定而且灵快。”
《漢語大詞典》:返虚入浑(返虚入渾)
(1).谓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雄浑》:“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郭绍虞 集解:“浑,全也,浑成自然也。所谓真体内充,又堆砌不得,填实不得,板滞不得,所以必须復还空虚,才得入於混然之境。”
(2).谓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 郭沫若 《塔·阳春别》:“他们是返虚入浑,他们是等于‘无’--世界上就等于没有他们一样。”
《漢語大詞典》:灵警(靈警)
(1).空灵精妙。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若 刘伯温 之思理…… 汤义仍 之灵警,絶壁孤騫,无可攀躡,人固望洋而返。”
(2).灵敏机警。 清 徐瑶 《太恨生传》:“大率女之为人,性殊灵警,而严於举止。” 叶圣陶 《晨》:“ 黄老太 的小媳妇想到这里,对自己的灵警颇为高兴。”
《漢語大詞典》:灵隽(靈雋)
空灵隽永。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唯有一种説事説物单句语,於义无与,亦无所碍,可以灵雋之思致,写令生活。此当以 唐 人小文字为影本。”
分類:空灵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