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7 【介绍】: 清满洲镶黄旗人,那拉塔氏,字春岩。咸丰间从攻太平军,转战直鲁晋豫皖。同治间历宁夏将军、陕甘总督,镇压回民起事。光绪间任福州将军。中法战争时,未作充分战备,惟长门一战曾击退登陆法军。卒谥果勇。
霍穆欢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霍穆欢(?—1892年),霍穆欢,字冠恃,号慎斋,一号绍先,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官员、进士出身。咸丰六年(1856年),登进士,改礼部主事,后任宗人府副理事官。同治三年(1864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同治十年,任会试同考官。光绪五年(1779年),任七品笔帖式;次年改宗人府笔帖式。光绪八年,任詹事府左赞善。光绪九年,任詹事府右中允、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日讲起居注官。光绪十年,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光绪十三年,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光绪十四年,任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府詹事。光绪十四年,任内阁学士、文渊阁直阁事。次年,任宗室覆试阅卷大臣。光绪十七年,任顺天乡试副考官。次年改任会试副考官。
萧穆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904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敬孚。诸生。其学博综群籍,喜谈掌故。遇孤本多方劝刻,所校印凡百余种。有《敬孚类稿》。
孙家穆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家穆,安徽寿州人。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官户部云南司主事。光绪八年(1882年),云南巡抚杜瑞联报销军费,由崔尊彝和永昌知府潘英章前往北京向太常寺卿周瑞清、王文韶和景廉打通关节,孙家穆索贿十三万两,此时阎敬铭上任户部尚书,孙家穆知其清廉,最后以八万多两了结。是年六月,御史陈启泰奏参周瑞清受贿,朝廷立即派刑部尚书麟书、潘祖荫确切查明,八月二十四日,江西道监察御史洪良品又奏称云南报销案,户部索贿八万两,后来王文韶、李鸿藻承认接受过“炭敬”。惇亲王奕誴主张严查“炭敬”、“节敬”、“别敬”、“赠敬”等变相贿赂,邓承修、张佩纶、盛昱等连上奏折表示支持,但翁同龢等表示反对,最后,慈禧太后对此不予追究,仅将王文韶、景廉、奎润、董恂降二级调用,孙家穆与周瑞清革职、赔赃。
吴穆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穆,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01名。同年五月,分部学习。
秦家穆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秦家穆,四川省忠州直隶州人,进士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25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6—1875 【介绍】: 即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皇帝。文宗子,那拉氏出。咸丰十一年七月于热河嗣位,由肃顺、载垣、端华等八人辅政,宣布明年改元祺祥。九月,上嫡母、生母两太后徽号为慈安、慈禧。同月,还京师。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诉发动政变,杀肃顺,赐载垣、端华自尽,改年号为同治,两太后垂帘听政。慈禧太后专政时期自此开始。在位时,湘、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苗民起事,号为“中兴”。奕诉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推行“洋务”。于十二年正月亲政,十二月病卒。谥毅皇帝。
晚晴簃诗汇·卷三
穆宗毅皇帝,文宗显皇帝子。建元同治,在位十三年。葬惠陵。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何震彝,字鬯威,一字穆忞,江阴人。光绪甲辰进士,官内阁中书,改道员。有《鞮芬室近诗》。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素(1878-1945),字挥孙,一字穆如,号婴公。江苏丹阳人。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胡雪抱(1882—1926),名元轸,字孟舆,号穆庐,又号雪抱,都昌人。师从同光体闽派著名诗人沈瑜庆。光绪间优贡,往京师考进士未中,授广东盐经历不就。民国初年寓居南昌,与王浩、汪辟疆等江西先贤交往密切。一度应胡思敬之约参加刊刻《豫章丛书》,后往景德镇珠山书馆教读。先后著有《昭琴馆诗文小录》五卷(明治四十二年日本东京木活版本)、《昭琴馆诗存》四卷(民国九年木刻本)。今合编为《昭琴馆诗文集笺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其诗渊郁幽奥、古健沉雄,或情致绵邈,奇丽遒逸。刘严吾以为如“海波谲诡,万怪宾士,怒风裂幕,胡马悲鸣”。马祖熙先生以为“气骨高奇,精微郁勃。”
人物简介
江西都昌苏山人。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钱穆(1895-1990)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无锡人。历史学家。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有专著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