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稷契
稷 和 契 的并称。 唐 虞 时代的贤臣。 汉 王逸 《九思·守志》:“配 稷 契 兮恢 唐 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汉 蔡邕 《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闻 稷 契 之儔,以德受命,功德靡堪。” 唐 杜甫 《客居》诗:“ 稷 契 易为力, 犬戎 何足吞。” 明 方孝孺 《四月一日蒙赐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怀古偶作》诗:“徒抱 稷 契 心,莫覩 唐 虞 禪。”
《骈字类编》:稷功
书: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疏:郑云:与稷教人种泽物菜蔬艰厄之食。稷功在于种榖,不主种菜蔬也。言后稷种菜蔬艰厄之食,传记未有此言也。
《漢語大詞典》:稷嗣
指 汉 叔孙通 。初仕 秦 ,后归 汉 ,拜博士,号 稷嗣君 ,为 汉王 制礼,官至丞相。《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稷嗣 制礼,下肃上尊。” 李善 注引《汉书》:“ 叔孙通 曰:‘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高帝 曰:‘得无难乎?’ 通 曰:‘臣愿采古礼与 秦 礼杂就之。’上曰:‘可。’其仪就。”
《骈字类编》:郊稷
礼记祭法: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骈字类编》:稷山
后汉书郡国志:河东郡闻喜邑有稷山亭。周书韦孝宽传:汾州之北,离石以南,悉是生胡抄掠居人,阻断河路。孝宽深患之,而地入于齐,无方诛剪,欲当其要处,置一大城,乃于河西徵役徒十万,甲士百人,遣开府姚岳监筑之。岳色惧,以兵少为难。孝宽令汾水以南,傍介山、稷山诸村,所在纵火。齐人谓是军营,遂收兵自固,版筑克就,卒如其言。明一统志:稷山县在平阳府绛州城西五十里。春秋晋侯治兵于稷,即此。
又稷山,在常州府江阴县东二十里,亦名薛山。相传唐薛稷别业在此。山侧有覆酒山。
又稷山,在绍兴府城东五十里。越绝云:稷山者,句践济戎台旧经,越王种菜于此。
又稷山,在青州府临淄县西南十三里。齐记补遗云:上有后稷祠,故名。
又稷山,在常州府江阴县东二十里,亦名薛山。相传唐薛稷别业在此。山侧有覆酒山。
又稷山,在绍兴府城东五十里。越绝云:稷山者,句践济戎台旧经,越王种菜于此。
又稷山,在青州府临淄县西南十三里。齐记补遗云:上有后稷祠,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