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时匈奴人。匈奴军臣单于弟。初为左谷蠡王,军臣死,攻败太子而自立为单于。武帝时屡犯边,为卫青、霍去病所败,远遁。漠南遂无王庭。
王莽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80 【介绍】: 西汉天水人,字稚叔。昭帝始元元年,为卫尉。武帝遗诏封金日磾、上官桀、霍光为侯,皆以前捕反者功封。莽子忽侍中,扬言无遗诏封三子事。霍光切责莽,莽乃酖杀忽。始元四年为右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43 【介绍】: 西汉济南东平陵人,字稚君。王贺子。少学法律,为廷尉史。有大志,不修名节,好酒色,多姬妾,生四女八男。次女政君,即元帝皇后。元帝立,封阳平侯。卒谥顷。
全汉文·卷四十三
禁字稚君,魏郡元城人。少为延尉史。元帝即位,以皇后父封阳平侯,位特进。永光二年卒,谥曰顷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东海承人,字稚圭。家贫好学,佣作以供资用。从后苍学《齐诗》,能文学,善说《》。宣帝时,射策甲科,除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初,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上书言时政,辄附会经义。累迁光禄勋、御史大夫。元帝建昭三年,任丞相,封乐安侯。时石显用事,衡畏之,不敢失其意。成帝立,为王尊所劾。成帝建始三年以多收封国田租罪,免为庶人。
全汉文·卷三十四
衡字稚圭,东海承人。宣帝时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即位,大司马史高辟议曹史,荐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进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拜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中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成帝即位,连乞骸骨。不许,建始三年免为庶人。
郑弘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泰山刚人,字稚卿。郑昌弟。好学明经,通法律政事。为南阳太守,有治迹。迁淮阳相,入为右扶风。元帝永光二年为御史大夫。建昭二年,因被石显控告与京房诽谤政治,坐罪,免为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7 【介绍】: 西汉东平陵人,字稚卿。元帝皇后王政君庶弟。成帝建始元年以皇舅赐爵关内侯。河平二年封曲阳侯。元延元年末继兄王商任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五岁,骄奢贪邪,赃累巨万。其间曾受傅太后重赂,言于帝,征定陶王为太子,即哀帝。绥和二年四月哀帝即位,益封二千户。寻为解光劾奏,免官,就国。旋卒,谥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京兆霸陵人。成帝时大侠。闻东部督邮侯文欲治之,即闭门不出,穿舍后墙为小户,但持锄自治园,不敢再犯法。
《漢語大詞典》:敬老慈稚
见“ 敬老慈幼 ”。
《國語辭典》:敬老慈幼  拼音:jìng lǎo cí yòu
尊敬长者,慈爱儿童。《隋唐演义》第五五回:「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鳏寡孤独,时时矜恤。」也作「敬老慈稚」、「敬老慈少」。
《漢語大詞典》:耄安稚嬉
犹言老幼安乐。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公能靖抚一方,使耄安稚嬉,以復熙洽之事。”
分類:老幼安乐
《骈字类编》:峦稚(峦稚)
拾遗记方丈山一名峦稚东有龙场千里玉瑶为林龙常斗此处膏血如流水膏色黑者著地坚凝如漆而有紫光可为宝器
周稚般他迦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周利槃特)
周利槃特
【佛学大辞典】
(人名)S/uddhipanthaka又Ks!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托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于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周利槃特,亦云周利槃陀迦。周利云小,槃陀迦,此云路也。」慈恩阿弥陀经疏上曰:「周梨槃陀迦者,不思议经翻为继道。(中略)以兄弟相继于路边生。兄名路边,弟名继道。即周梨槃陀伽。」有部毗奈耶三十一曰:「朱荼半托迦,朱荼是小,半托迦是路。旧云周利槃特迦者,讹也。」增一阿含经三曰:「能化形体作若干变,所谓周利般兔是。」
捃稚迦
【佛学大辞典】
(物名)又作捃稚迦,君稚迦。译曰澡瓶。(参见:君迟)
婆稚阿修罗
【佛学大辞典】
(异类)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罗王名。列次于法华经序品。法华文句二曰:「婆稚者,此云被缚,或云五处被缚,或云五恶,物系物不得脱,故云被缚。亦云有缚,为帝释所缚。」法华玄赞二曰:「婆稚者,旧云被缚,非天(阿修罗)前军为天所缚。正云跋稚迦,此云团圆,正法华中最胜是。即当勇健,次执日后与天斗时有勇健力,跋陀缚义,此非被缚。」华严大疏钞三曰:「大力婆稚华梵异耳。」慧苑音义上曰:「婆稚,正云末利,此云有力。」
犍稚
【佛学大辞典】
(物名)Ghan!ta%,又作犍槌,犍地,犍迟,犍椎。译曰钟,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稚二字,共为写梵音者。故无论用何者,皆无妨。而辨其相违,则椎者,集韵曰:「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槌。」椎槌通用也。稚者,广韵曰:「直利切,音治。」然玄应谓经论中用椎或槌字者,总为稚之写误也。元照谓书为椎或槌训为地者本也,书为稚直训为地者,后人妄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犍椎,椎宜作稚,稚音直致切。」同一曰:「犍椎,椎直追反,经中或作犍迟。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磬故也,但椎稚相滥,所以为误已久也。」同十六曰:「犍稚直致切,旧经多作犍迟。(中略)今经律多作犍椎误也。」次元照释南山行事钞上之一所谓:「出要律仪,引声论翻:犍(巨寒反)、椎(音地),此名磬,亦名为钟。」(案现本之行事钞此处之椎字作稚据元照之意固作椎)。于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诸律论,并作犍槌,或作犍椎,如字而呼,乃是梵言讹转,唯独声论正其音耳,今须音槌为地。又羯磨疏中,直云犍地,未见稚字呼为地也。后世无知,因此(羯磨疏犍地之文字)一误。于钞文前后以及一宗祖教,凡犍椎字,并改为稚,直呼为地。请寻古本写钞及大藏经律考之,方知其谬。但以稚椎相滥,容致妄改。今须依律论并作犍槌,至呼召时。自从声论,或作椎亦尔。世有不识梵语者,云是打钟之槌及砧槌等,此又不足议也。」然而据南山行事钞(前所引者)。则犍稚虽翻为磬或钟。而据同师之尼钞则谓彼无钟磬,故翻为打木。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准尼钞,西传云:时至应臂吒犍槌。臂吒此云打,犍槌此云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无钟磬,故多打木集人。」玄应音义之说(前所引者)亦据之。然元照等疑之。同资持记注曰:「应法师经音义,大同尼钞。然祇桓图中,多明钟磬。而云彼无者,或恐少耳。」名义集七曰:「应法师释云:梵语臂吒,此云打。梵语犍槌,此云所打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彼无钟磬故也。音义指归斥云:祇如梵王铸祇桓寺金钟,又迦叶结集挝铜犍槌,岂无钟耶?但天竺未知有磬。五分律云: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地。」释氏要览下曰:「今详律,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声鸣。」
臂吒犍稚
【佛学大辞典】
(物名)Pit!aghan!t!ika%,译为打犍槌。比丘尼钞一曰:「西域传云:时至应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者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无钟磬,故多打木集人也。」(参见:犍稚)
犍稚
【佛学大辞典】
(物名)Ghan!ta%,又作犍槌,犍地,犍迟,犍椎。译曰钟,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稚二字,共为写梵音者。故无论用何者,皆无妨。而辨其相违,则椎者,集韵曰:「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槌。」椎槌通用也。稚者,广韵曰:「直利切,音治。」然玄应谓经论中用椎或槌字者,总为稚之写误也。元照谓书为椎或槌训为地者本也,书为稚直训为地者,后人妄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犍椎,椎宜作稚,稚音直致切。」同一曰:「犍椎,椎直追反,经中或作犍迟。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磬故也,但椎稚相滥,所以为误已久也。」同十六曰:「犍稚直致切,旧经多作犍迟。(中略)今经律多作犍椎误也。」次元照释南山行事钞上之一所谓:「出要律仪,引声论翻:犍(巨寒反)、椎(音地),此名磬,亦名为钟。」(案现本之行事钞此处之椎字作稚据元照之意固作椎)。于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诸律论,并作犍槌,或作犍椎,如字而呼,乃是梵言讹转,唯独声论正其音耳,今须音槌为地。又羯磨疏中,直云犍地,未见稚字呼为地也。后世无知,因此(羯磨疏犍地之文字)一误。于钞文前后以及一宗祖教,凡犍椎字,并改为稚,直呼为地。请寻古本写钞及大藏经律考之,方知其谬。但以稚椎相滥,容致妄改。今须依律论并作犍槌,至呼召时。自从声论,或作椎亦尔。世有不识梵语者,云是打钟之槌及砧槌等,此又不足议也。」然而据南山行事钞(前所引者)。则犍稚虽翻为磬或钟。而据同师之尼钞则谓彼无钟磬,故翻为打木。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准尼钞,西传云:时至应臂吒犍槌。臂吒此云打,犍槌此云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无钟磬,故多打木集人。」玄应音义之说(前所引者)亦据之。然元照等疑之。同资持记注曰:「应法师经音义,大同尼钞。然祇桓图中,多明钟磬。而云彼无者,或恐少耳。」名义集七曰:「应法师释云:梵语臂吒,此云打。梵语犍槌,此云所打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彼无钟磬故也。音义指归斥云:祇如梵王铸祇桓寺金钟,又迦叶结集挝铜犍槌,岂无钟耶?但天竺未知有磬。五分律云: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地。」释氏要览下曰:「今详律,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