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漕司
亦称“ 漕运司 ”。 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 北宋 称转运司, 南宋 称漕司, 元 代称漕运司。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财归於漕司,而兵各归於郡。”宋史·选举志二:“ 淳祐 元年, 淮 南诸州郡岁有兵祸,士子不得以时赴乡试,且漕司分差试官,路梗不可径达。” 元 危素 《元海运志》:“﹝ 至元 ﹞二十五年,内外分置漕运司二。”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帅漕宪仓:“帅、宪、仓一人而已,漕则一路或有两三人,曰转运使,曰转运副使,曰转运判官,皆漕司也。”
《漢語大詞典》:平则(平則)
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周礼·夏官·大司马:“均守平则,以安邦国。” 郑玄 注:“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则,法也。” 孙诒让 正义:“ 刘台拱 云:‘平则,所谓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案 刘 説是也。此则与《大宗伯》‘五命赐则’义同,即《大司徒》土均之法也。”
《國語辭典》:宿逋  拼音:sù bū
积欠未交的税款。《新唐书。卷一八二。李珏传》:「迁河阳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馀万。」
《國語辭典》:暴敛(暴斂)  拼音:bào liàn
强行敛取财物。《新唐书。卷一三○。列传。杨玚》:「玚始为麟游令,时窦怀贞大营金仙、玉真二观,檄取畿内尝负逆人赀者,暴敛之以佐费,玚拒不应。」《宋史。卷三三九。列传。苏辙》:「故事作之日,无暴敛伤财之患,事定之后,徐补其阙,两无所妨。」
《国语辞典》:徵税(徵税)  拼音:zhēng shuì
徵收税捐、收取税赋。如:「政府依法向人民徵税。」
《漢語大詞典》:揽户(攬户)
(1). 宋 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至有经营差委者,百端巧取,先献出剩,然后累其赢餘,印打虚钞,与胥吏及揽户通同分受。” 明 何景明 《赠胡君宗器序》:“听役之者:有仓吏,有塲吏,有吏胥,有兵隶,有车人,有揽户。”
(2). 宋 代 解州 解县 、 安邑 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朝廷每年向每户供给一定数量的粮和钱,而每户则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盐。见宋史·食货志下三。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解州 盐池……中随两邑之境分之,曰 解池 、 安邑 ,其雇於官而种盐者曰揽户。”
《国语辞典》:契税(契税)  拼音:qì shuì
因购置田宅而向政府登记时所纳的税赋。以契约所载价格为标准,按单一税率课徵,由买受人负担。
《漢語大詞典》:食税
谓享受税赋;靠赋税而生活。老子:“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飢也。”
《漢語大詞典》:献费(獻費)
古时进献朝廷的税赋钱。汉书·高帝纪下:“﹝詔﹞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按 西汉 政府的规定,在诸王列侯的封国里,田租、算赋和口赋由诸王列侯征收,但要交一部分给皇帝作为献费或祭祀宗庙的酎金。”
《漢語大詞典》:课羡(課羨)
正式税赋和杂税。羡,正赋外的无名税收。宋史·陈世卿传:“ 真宗 知其材干,逾月,授 福建 转运使,规画 南剑州 安仁 等银场,岁增课羡,詔奬之。”
《漢語大詞典》:起输(起輸)
征收税赋。 宋 叶适 《札子三》:“臣切以 泉南 素有乐郡之名,与他州异。盖上供皆承平常赋,过取殊少;起输以产钱定入,横费不多。”
分類:征收税赋
《漢語大詞典》:调徵(調徵)
谓收取税赋。 明 徐渭 《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跨两省一京之地,当诸夷数道之衝,机务浩繁,调徵阔远。”
分類:收取税赋
《漢語大詞典》:调征(調征,調徵)
调兵征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暹罗:“ 于穀峯 宗伯,时在春曹,极訕笑之。以为茫茫大海,不知 暹罗 在何方,所云调征者已可笑,乃又忧其入内地,此待其来时,再议之可也。”
調徵:谓收取税赋。 明 徐渭 《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跨两省一京之地,当诸夷数道之衝,机务浩繁,调徵阔远。”
《漢語大詞典》:例课(例課)
按常规征收的税赋。 明 田汝成 《幽怪录·五通神》:“﹝五通神﹞日夜喧闹,如争竞状,知库人不得安息,酒客亦不敢登饮,例课甚亏,无可奈何。”
《漢語大詞典》:藉敛(藉斂)
征收税赋。藉,通“ 籍 ”。管子·宙合:“厚藉敛于百姓,则万民懟怨。”荀子·君道:“故藉敛忘费,事业忘劳。”
分類:征收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