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21
词典
3
分类词汇
218
共221,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搬动
启移
冰川运动
扒拉
挪动
冉冉
不传
珊珊
弄影
寒潮
黄道
推移
行脚
浮动
攀援
《國語辭典》:
搬动(搬動)
拼音:
bān dòng
移动物体。如:「搬动石头」。
分類:
搬动
移动
变换
动用
住所
出动
场所
《漢語大詞典》:
启移
谓移动。 清
曾国藩
《诰封光禄大夫曾府君墓志铭》
:“严寒大溲,则令他人启移手足,而身翼护之。”
分類:
移动
《漢語大詞典》:
冰川运动
指冰川的移动。运动速度极为缓慢,一般为每年前进几十米至一二百米。中国西藏东南冰川运动速度较快,每年可达300米左右。大陆冰川边缘伸出的巨大冰舌,断裂后进入海洋成为飘移的冰山。
分類:
冰川
移动
速度
缓慢
每年
前进
至一
《漢語大詞典》:
扒拉
挖。 孙来奎
《五千一》
:“来到他俩种的这块试验田,扒拉开敷土看了看。”
《國語辭典》:
挪动(挪動)
拼音:
nuó dòng
移动。如:「把椅子往前挪动一下。」也作「那动」。
分類:
挪动
移动
移用
借用
款项
《國語辭典》:
冉冉
拼音:
rǎn rǎn
1.缓慢行进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忽见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来。」
2.柔弱下垂的样子。《文选。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文选。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3.浓密迷漫的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耳边厢金鼓连天振,征云冉冉,土雨纷纷。」明。
王夫之
玉楼春。娟娟片月涵秋影
词:「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分類:
冉冉
匆忙貌
匆忙
光亮
渐进
缠绵
渐进貌
柔弱
迷离
亮闪
闪动
下垂
柔媚
美好
时光
渐渐
慢慢
流逝
移动
《國語辭典》:
不传(不傳)
拼音:
bù chuán
1.不转授、不传达。汉。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
:「抑此三学以尚书为不备,谓左氏不传春秋,岂不哀哉。」南朝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
:「为寿为夭,宁显宁晦,铭志湮灭,姓字不传。」
2.不移动。《礼记。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汉。郑玄。注:「传,移也。」
分類:
不移
不传
移动
传习
《國語辭典》:
珊珊
拼音:
shān shān
1.佩玉相击声。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动雾谷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
诗:「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2.晶莹明洁的样子。唐。
韦庄
〈
白樱桃
〉诗:「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百露珠。」宋。
张孝祥
鹧鸪天。月地云阶欢意阑
词:「情脉脉,泪珊珊。梅花音信隔关山。」
3.形容女子缓步慢移的姿态。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又良久,见姥拥一姬珊珊而来。淡妆不施脂粉,衣绢素,无艳服。」《聊斋志异。卷三。连琐》:「一更向尽,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手扶小树,低首哀吟。」
4.形容高雅飘逸的样子。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珊珊仙骨谁能近,字与林家恐未真。」
分類:
缓慢
高洁
晶莹
玉佩
风雨
移动
飘逸
声音
女子
步态
《國語辭典》:
弄影
拼音:
nòng yǐng
人或物体在光下晃动,而使影子摇曳不定。宋。
张先
〈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词:「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棐几临窗,缥缃数帙,窗外新篁,参差弄影。」
分類:
动使
影子
随着
摇晃
移动
《漢語大詞典》:
寒潮
(1).寒凉的潮水。 唐
宋之问
《夜渡吴松江怀古》
诗:“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 宋
梅尧臣
《江宁李谏议》
诗:“寒潮日夕至,不与废兴同。”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
诗:“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
(2).气象学上本指冷空气团离开其源地的移动现象。亦指一昼夜内气温急剧下降的天气现象。 郭小川
《辉县好地方》
诗:“山沟中寒潮时常落脚,暖风却不在此流连。”
(3).比喻险恶的政治形势。 张书绅
《正气歌》
:“清明节前一天,一股寒潮突然袭击了 沈阳 城。”
分類:
寒凉
气象学
险恶
潮水
上本
政治
形势
空气
气团
离开
移动
《國語辭典》:
黄道(黃道)
拼音:
huáng dào
从地球看太阳一年当中运行的轨迹。
分類:
黄道
帝王
地球
一年
出游
历法
法家
一周
道路
日
我们
吉日
作事
看成
相宜
年在
天
空中
移动
一圈
《國語辭典》:
推移
拼音:
tuī yí
变迁、转换。《庄子。秋水》:「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登传》:「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
分類:
推移
移动
《國語辭典》:
行脚(行腳)
拼音:
xíng jiǎo
1.僧侣为寻师求法而云游四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玉格》:「此桃去此十馀里,道路危险,贫道偶行脚见之,觉异,因掇数枚。」唐。
杜牧
大梦上人自庐峰回
诗:「行脚寻常到寺稀,一枝藜杖一禅衣。」
2.走路。《宋书。卷八十一。顾觊之传》:「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脚,家窃异之,而莫晓其意。」
分類:
行脚
行走
两脚
僧
为行
不停
行乞
行路
移动
四方
《國語辭典》:
行脚僧(行腳僧)
拼音:
xíng jiǎo sēng
云游四方寻师求法的出家人。宋。
陆游
双流旅舍
诗三首之一:「开门拂榻便酣寝,我是江南行脚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穿了黑衣,做个行脚僧打扮,辞了亲属出家访道。」
分類:
行脚僧
步行
行参
参禅
云游
游僧
行脚
《國語辭典》:
浮动(浮動)
拼音:
fú dòng
1.漂动。宋。
林逋
〈
山园小梅
〉诗二首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浮躁不定。《北史。卷二五。薛彪子传》:「然天性险忌,情义不笃,外若方格,内实浮动。」
分類:
浮动
动荡
不固
飘浮
浮躁
固定
移动
不稳
稳定
上下
稳重
流动
装饰
饰物
波动
《國語辭典》:
攀援
拼音:
pān yuán
1.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动、上升。《庄子。马蹄》:「乌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唐。
柳宗元
〈
始得西山宴游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也作「攀缘」。
2.追随、依凭。三国魏。
曹丕
与吴质书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3.提拔、支持。《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案后将军朱博、钜鹿太守孙闳、故光禄大夫陈咸与立交通厚善,相与为腹心,有背公死党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后已。」
分類:
攀援
追随
挽留
援引
援用
抓住
提拔
依附
引用
支持
移动
延伸
太平天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