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秩禄(秩祿)  拼音:zhì lù
俸禄。《晋书。卷四一。刘寔传》:「今听君以侯就第,位居三司之上,秩禄准旧,赐几杖不朝及宅一区。」
分類:俸禄
《國語辭典》:厚秩  拼音:hòu zhì
丰厚的俸禄。《北史。卷七一。隋宗室诸王传。论曰》:「河间属乃葭莩,地非宠逼,故高位厚秩,与时终始。」
《漢語大詞典》:执秩(執秩)
主管爵秩的官名。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 杜预 注:“执秩,主爵秩之官。”《孔子家语·正论》:“ 文公 是以作执秩之官。” 唐 柳宗元 《岭南节度飨军堂记》:“内之幅员万里,以执秩拱稽,时听教命。”
《漢語大詞典》:郎秩
郎官的职位、品级。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致归》:“[外]夫人,我 许益 官为郎秩,冷拟广文。报绩三周,淹留十载。”
《漢語大詞典》:封秩
(1).封官授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自古三代,胙臣以土,受命中兴,封秩辅佐,皆所以褒功赏德,为国藩卫也。”
(2).泛指官爵。北史·高肇传:“减削封秩,抑黜勋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因拜问封秩,曰:‘吾即此山之神。’”
分類:封官官爵
《漢語大詞典》:卷秩
见“ 卷帙 ”。
《國語辭典》:卷帙  拼音:juàn zhì
卷,可以捲起的书画。帙,装书的套子。卷帙泛指书籍。也称为「卷轴」。
《漢語大詞典》:下秩
谓官职低。后汉书·桓谭冯衍传赞:“体兼上才,荣微下秩。” 唐 王维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诗:“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分類:官职
《漢語大詞典》:试秩(試秩)
试用的没有正式任命的官员。宋史·职官志十:“试秩则大理司直、评事、祕书省校书郎。”参见“ 试官 ”。
《國語辭典》:试官(試官)  拼音:shì guān
1.主持考试的官吏。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蒋凝应宏辞,为赋止及四韵,……试官叹息久之。」
2.未经正式任命的官吏。如清代有试用道、试用知府等。
《分类字锦》:秩清
白居易授张元夫礼部员外郎制官有秩清而选妙者其仪曹员外郎之谓乎
分类:礼部
《漢語大詞典》:贵秩(貴秩)
尊贵的职位。秩,官职的品级。 唐 刘禹锡 《唐故朝议郎守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司空奚公神道碑》:“第二子 敬则 ,歷太僕少卿,今为 濮州 刺史兼御史中丞,赐金紫,以廉最就加贵秩,俾视九卿。” 唐 钱珝 《代史馆相公让官第一表》:“且陛下示以殊恩,增其贵秩,当庶事苟同,未称在众心。” 清 唐堂 《与减斋舅氏书》:“舅氏之明达俊伟,宜救 八闽 之艰危,毋图一身之贵秩;宜秉正而自持,毋随人而作止。”
《漢語大詞典》:秩次
谓秩禄等级的高低。汉书·江充传:“令各以秩次输钱北军,凡数千万。”后汉书·百官志五:“侯国之相,秩次亦如之。” 唐 韩愈 《送郑校理序》:“校理则用天下之名能文学者,苟在选,不计其秩次,惟所用之。”
分類:等级高低
《漢語大詞典》:资秩(資秩)
资历和品级。 唐 白居易 《杨嗣复可库部郎中知制诰制》:“惟其人是用,不限於资秩职署焉。” 元 黄溍 《翰林国史院题名记》:“是用蒐罗故牘,考其姓名、资秩、迁次而刻诸石,庶来者有考焉。” 明 李东阳 《与蒋宗谊书》:“古之人不合则去,未闻以资秩之卑下为辱也。”
分類:资历品级
《漢語大詞典》:解秩
免去官职。 宋 文莹 《玉壶清话·江南遗事》:“甫及满任,解秩归田,县人缘河泣涕,挽舟酷留,凡不絶者三日。” 夏仁虎 《旧京琐记·宫闱》:“﹝ 桂公祥 ﹞破例授工尚,不三月,卒令解秩,以其不称职,恐滋物议也。”
《漢語大詞典》:典秩
犹典常。三国志·蜀志·刘理传:“策曰:‘小子 理 ,朕统承 汉 序,祗顺天命,遵脩典秩,建尔於东,为 汉 藩辅。’”
分類:典常
《漢語大詞典》:卑秩
低微的职位或品级。 汉 王充 论衡·命禄:“ 成王 之才不如 周公 , 桓公 之智不若 管仲 ,然 成 桓 受尊命,而 周 管 禀卑秩也。” 唐 李德裕 《周秦行记论》:“纵 司马 取 魏 之渐,用 田常 有 齐 之由。故自卑秩,至於宰相;而朋党若山,不可动摇。” 宋 曾巩 《杂诗》之二:“方今备千品,内外有卑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畿辅·安乐堂:“以处工匠之疾病者,近来则与工匠无涉,惟内臣卑秩无私宅可住,无名下官可依者,遇疾且殆,即徙入此中,以待其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