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59—前210 【介绍】: 即嬴政。庄襄王子。年十三即位,时政出太后及吕不韦。九年,亲政,平息嫪毐叛乱,放逐吕不韦。任用李斯、尉缭等,自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先后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废谥法,以世计数,自为始皇帝。废分封,置郡县,筑长城,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南定百越,北击匈奴,疆域大扩。销毁民间武器,焚烧除秦纪以外的各国史书及民间所藏儒家、诸子典籍,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三十五年又坑杀以古非今之方士和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严刑峻法,赋役繁重,连年用兵,民不堪命。数出巡视,于第五次巡行途中病死沙丘。在位三十七年。
全秦文
帝姓嬴,亦姓赵,名政。伯翳之后,庄襄王子。年十三,即秦王位,二十六年初并天下,号曰始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國語辭典》:秦庭朗镜(秦庭朗鏡)  拼音:qín tíng lǎng jìng
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或办事明察秋毫,公正无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负屈寒儒,得过秦庭朗镜。」也作「明镜高悬」、「秦镜高悬」。
《漢語大詞典》:秦诏版(秦詔版)
刻有 秦始皇 或 秦二世 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有的镶在铁、铜权上;有的四角有孔,用以钉在木量上。也称 秦 量诏版。 秦始皇 的诏版曾在 陕西 咸阳 遗址出土, 山西 左云 、 山东 文登 等地也曾有刻有 秦始皇 诏书的铜权出土。 秦二世 的诏版只见于传世品。它们证明 秦 代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确实有力地推行于全国。
《漢語大詞典》:十二金人
指 秦始皇 统一中国后,销毁天下兵器而铸成的十二个铜人。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元 陈孚 《博浪沙》诗:“一击车中胆气豪, 祖龙 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
《漢語大詞典》:神凫(神鳧)
秦始皇 的名马之一。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 秦始皇 有名马七: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躡景,四曰奔电,五曰飞翮,六曰铜爵,七曰神鳧。”
《漢語大詞典》:水数制(水數制)
秦始皇 以昔时 文公 出猎获黑龙,以为水德之瑞。水在五行中由一终始相次为六,故规定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这种规定叫“水数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乘马:“ 秦 汉 以后始以驾六为天子之常制,史记曰, 秦始皇 以‘水数制’乘六马。”参阅史记·秦始皇本纪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郡
秦始皇 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裴駰 集解:“三十六郡者, 三川 、 河东 、 南阳 、 南郡 、 九江 、 鄣郡 、 会稽 、 潁川 、 碭郡 、 泗水 、 薛郡 、 东郡 、 琅邪 、 齐郡 、 上谷 、 渔阳 、 右北平 、 辽西 、 辽东 、 代郡 、 鉅鹿 、 邯郸 、 上党 、 太原 、 云中 、 九原 、 雁门 、 上郡 、 陇西 、 北地 、 汉中 、 巴郡 、 蜀郡 、 黔中 、 长沙 凡三十五,与 内史 为三十六郡。” 清 姚鼐 《复谈孝廉书》:“按《秦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其二十六年,迄三十三年,略取 陆梁 地为 桂林 、 象郡 、 南海 ,是已为三十九郡。至 秦 亡时,或更有分合,不知凡若干郡也。”
《漢語大詞典》:踞蛙食蛤
《淮南子·道应训》载, 秦始皇 时博士 卢敖 ,游于北海,在 蒙穀山 上,见一人逃匿于碑阴,踞坐龟壳而食蛤蜊。 卢敖 见后,自我介绍周行四极,唯北阴未窥,欲与他交朋友而同游历。这人听后,露齿而笑,说宇宙间大得很呢,你才游了一小块,就说穷观,还差得远呢!“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说着,这人举臂而纵身,跳入云中。后以“踞鼃食蛤”谓超然脱世,遨游四方。 明 杨慎 词品·黄玉林:“﹝ 黄玉林 ﹞赠 丁南邻 云:‘待踞鼃食蛤,相期汗漫,与烟霞会。’用 卢敖 事也,见《淮南子》。”按,鼃,同“ 蛙 ”。当作“龟”。
《漢語大詞典》:坑儒谷
秦始皇 坑杀儒生之处。故址在今 陕西 临潼县 城西南十公里之 洪庆村 。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三·昭应县:“ 坑儒谷 在县东南五里。 始皇 以 驪山 温处令人冬月种瓜,招天下儒者议之,各説不同,因发机陷之。 唐玄宗 改为 旌儒乡 ,立 旌儒庙 , 贾至 为碑文。”按,今 唐 刻 旌儒庙 碑已毁,仅存残破的 唐 刻儒生石像。
《漢語大詞典》:铭海(銘海)
秦始皇 曾多次东巡海上,刻石纪功而去。故以“铭海”指记载功德。 南朝 梁 江淹 《萧让前部羽葆鼓吹表》:“故勒岫铭海之功,鞞革写其咏。”
《漢語大詞典》:狸头白首(狸頭白首)
秦始皇 时仪仗队所戴的狸猫形帽。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狸头白首》:“昔 秦始皇 东巡狩,有猛兽突於帝前,有武士戴狸皮白首,兽畏而遁。遂军仗仪服皆戴作狸头白首,以威不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