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三〈禽鸟四·秦吉了〉~3809~
秦吉了,容、管、廉、白州产此鸟,大约似鹦鹉,嘴脚皆红,两眼后夹脑,有黄肉冠,善效人言,语音雄大,分明于鹦鹉。以熟鸡子和饭如枣饲之。或云,容州有纯赤、纯白色者,俱未之见也。
《唐会要》卷九十八〈林邑国〉
有结辽鸟。能解人语。

例句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李白 自代内赠

《國語辭典》:秦吉了  拼音:qín jí liǎo
动物名。鸣禽类鹦形目。形似鹦鹉,有两耳,全体黑色,两眼后有黄肉冠,能模仿人说话。
《漢語大詞典》:吉了
鸟名。即秦吉了。似鹦鹉,嘴脚皆红,脑后有肉冠,善效人言。 唐 白居易 《双鹦鹉》诗:“始觉琵琶絃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旧唐书·音乐志二:“今案 岭 南有鸟,似鸜鵒而稍大,乍视之,不相分辨,笼养久,则能言,无不通,南人谓之吉了,亦云料。”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唐 万年 县尉 段公路 撰北户录,纪 廉州 民获赤白吉了者。赤者寻卒,白者久而能言,笑语效人,禽之珍者也。” 清 曹寅 《客馈洋茶半开戏题》诗:“吉了诅春浑不省,唐花纷笑总成堆。”参见“ 秦吉了 ”。
《國語辭典》:秦吉了  拼音:qín jí liǎo
动物名。鸣禽类鹦形目。形似鹦鹉,有两耳,全体黑色,两眼后有黄肉冠,能模仿人说话。
《國語辭典》:能言鸟(能言鳥)  拼音:néng yán niǎo
鹦鹉的别名。参见「鹦鹉」条。《汉书。卷六。武帝纪》:「夏,马生余吾水中,南越献驯象、能言鸟。」
《漢語大詞典》:了哥
鸟名。即秦吉了。 明 徐渭 《题画》诗:“雷雨垂垂翠色繁,古松阴里了哥喧。”
《漢語大詞典》:宁了
见“ 寧了 ”。
《漢語大詞典》:情急了
鸟名。即秦吉了。《嫏嬛记》卷上引《谢氏诗源》:“昔有丈夫与女子相爱,书札皆凭一鸟往来。此鸟殊解人意,至期,忽对女人唤曰:‘情急了!’因名此鸟为‘情急了’。 沈如筠 诗云:‘好因秦吉了,一为寄深情。’后人又呼‘吉了’。”参见“ 秦吉了 ”。
《國語辭典》:秦吉了  拼音:qín jí liǎo
动物名。鸣禽类鹦形目。形似鹦鹉,有两耳,全体黑色,两眼后有黄肉冠,能模仿人说话。
《漢語大詞典》:结辽鸟(結遼鳥)
鸟名。即秦吉了。新唐书·南蛮传下·环王:“ 环王 ,本 林邑 也……其地冬温,多雾雨,产虎魄、猩猩兽、结辽鸟。”亦称“ 结了鸟 ”。 宋 王溥 唐会要·林邑国:“﹝ 林邑 ﹞有结辽鸟,能解人语。”原注:“亦谓之结了鸟,盖夷音讹也。”参见“ 秦吉了 ”。
《國語辭典》:秦吉了  拼音:qín jí liǎo
动物名。鸣禽类鹦形目。形似鹦鹉,有两耳,全体黑色,两眼后有黄肉冠,能模仿人说话。
《漢語大詞典》:鹩哥
鸟名。又叫秦吉了。为留鸟或夏候鸟。通体羽毛黑色而具光泽,前额及头顶紫色,部分翼羽有白斑。常成群树栖,以昆虫和果实为食。善效鸣,其声多变化,常作观赏鸟。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