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秤杆(秤桿)  拼音:chèng gǎn
秤的横杆。多以木制成,上刻有计量用的秤星。
《漢語大詞典》:秤锤不离秤杆(秤錘不離秤杆)
比喻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骆宾基 《罪证》三:“ 金三 天天和 雅亭 混,秤锤不离秤杆,人家谁不笑话。”
《漢語大詞典》:秤衡
秤杆。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 钱塘 有 闻人绍 者,尝寳一剑。以十大钉陷柱中,挥剑一削,十钉皆截,隐如秤衡,而剑锋无纤跡。” 宋 范成大 《两头纤纤》诗之二:“两头纤纤小秤衡,半白半黑月未明。”
分類:秤杆
《國語辭典》:权衡(權衡)  拼音:quán héng
1.秤量东西轻重的工具。《后汉书。卷二五。鲁恭传》:「相让则道不明,若规矩权衡之不可枉也。」宋。苏轼徐州莲华漏铭〉:「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于度量与权衡。」
2.衡量、评估事物得失轻重。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权衡损益,斟酌浓淡。」唐。刘禹锡〈祭韩吏部文〉:「权衡低昂,瞻我所在。」
3.权势力量。《晋书。卷五五。潘岳传》:「虽居高位,飨重禄,执权衡,握机秘。」
4.星座名。权星与衡星的合称。见《史记。卷二七。天官书》。
《國語辭典》:秤锤(秤錘)  拼音:chèng chuí
杆秤与戥秤所用的金属重锤。多为六面棱柱或立方体,悬挂在秤杆一端,可左右移动以量轻重。也称为「秤砣」。
《國語辭典》:定盘星(定盤星)  拼音:dìng pán xīng
星名。戥子或秤上的第一星,其位置为戥锤与戥盘成平衡时戥锤的悬点。俗因以比喻事物的准绳。宋。朱熹〈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词:「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正旦唱)折莫娘将定盘星生扭做加三硬。(卜儿云)我这门户人家,穿的吃的,那件不要钱使。」
《漢語大詞典》:称县(稱縣)
即秤。称,秤杆;县,指秤砣。测量重量的工具。荀子·君道:“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
《國語辭典》:秤星  拼音:chèng xīng
秤杆上所刻的小圆点标志,按距离的远近,以计算轻重。
《漢語大詞典》:称星(稱星)
镶在秤杆上的金属小圆点,以作计量的标志。 鲁迅 《热风·估〈学衡〉》:“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且未曾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是非。”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 石得富 仔细看着称星。”
《國語辭典》:盘秤(盤秤)  拼音:pán chèng
一种杆秤。杆的一端系著盘子,把要秤量的物品放在盘中,另一端挂上秤锤以秤重。
《国语辞典》:没有砣的秤(没有砣的秤)  拼音:méi yǒu tuó de chèng
(歇后语)不知轻重。秤杆上没有砣则无法测定物体重量。比喻不明事理。如:「他做事莽撞,犹如没有砣的秤──不知轻重,很少考虑到顾全大体。」
《漢語大詞典》:刀子秤
秤的一种。灵敏准确,用铁或钢做成,安装在秤杆上的构件呈刀刃状,故名。 萧也牧 《秋葵》:“‘唉,傻妮儿--什么秤呵?’‘我哥家的刀子秤哩!’”
《国语辞典》:秤盘子(秤盘子)  拼音:chèng pán zi
系在秤杆一端的盘子,以盛载所秤量的物品。
《漢語大詞典》:末毫
秤杆上距离秤钩或秤盘最远的秤纽。也叫三毫。宋史·律历志一:“其衡合乐尺一尺二寸,重一钱,锤重六分,盘重五分。初毫星準半钱,至稍总一钱半……末毫至稍半钱,析成五分,分列十氂。”
分類:秤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