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秘涩(祕濇)
闭涩,不滑溜。《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炙甘草汤方”方解引 张璐 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预防二便祕濇之虞。”
分類:滑溜
《国语辞典》:秘鲁(秘鲁)  拼音:bì lǔ
国名。位于南美洲西部。参见「秘鲁共和国」条。
《國語辭典》:秘而不露(祕而不露)  拼音:mì ér bù lù
隐密而不表现于行动。《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国语辞典》:秘而不宣(秘而不宣)  拼音:mì ér bù xuān
隐瞒所知,不作宣布。《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密为(鲁)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镜花缘》第七三回:「泛音既有如此妙论,为何谱上都无此说?他却秘而不宣,是个甚什么意思?」也作「秘而不泄」。
《漢語大詞典》:秘而不言(祕而不言)
见“ 祕而不露 ”。
《國語辭典》:秘而不露(祕而不露)  拼音:mì ér bù lù
隐密而不表现于行动。《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漢語大詞典》:秘阁续帖(秘閣續帖)
帖名。凡十卷。 宋 元祐 七年诏以《淳化》《秘阁》二帖未有之墨迹入石,为《秘阁续帖》。参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宋刻》
《漢語大詞典》:秘幻
神秘变幻。明史·方伎传序:“ 明 初, 周颠 、 张三丰 之属,踪蹟秘幻,莫可测识,而震动天子,要非妄诞取宠者所可几。”
分類:神秘变幻
《漢語大詞典》:秘忌(祕忌)
怪异而多猜忌。魏书·徐謇传:“ 謇 和合药剂,攻救之验,精妙於 脩 ,而性甚祕忌,承奉不得其意者,虽贵为王公,不为措疗也。”北史本传作“秘忌”。
《漢語大詞典》:秘倦(祕倦)
隐含着的倦意。 明 陈子龙 《垂丝海棠赋》:“约煖魂而扣红,俯琼肌之祕倦。”
分類:隐含倦意
《漢語大詞典》:秘密教
中国 佛教派别密宗的别称。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依据,多运用通俗的诵咒祈祷,认为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印,便可即身成佛。传入我国 西藏 的也称藏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札巴坚参:“西僧以秘密教得幸,服食器用拟於王者。出入乘金椶舆,卫士以金吾仗前导,达官莫不避路。召入大内诵经咒,散花米,赞吉祥。”
《分类字锦》:名标秘图(名标秘图)
李云卿京兆府献三足乌赋耻祥鸾之止棘慕仪凤之栖梧瑞表孝纪名标秘图
分类:诸瑞
《分类字锦》:灵奇秘宝(灵奇秘宝)
相贝经琴高乘鱼浮于河海水产必究朱仲学仙于高而得其法严助为会稽太守仲遗助以径尺之贝并致此文于助曰黄帝唐尧夏禹三代之真瑞灵奇之秘宝
分类:蠃贝
一切诸佛秘藏之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为甚深秘密之要法。非为小机劣慧所容易开演,故名。同经信解品曰:「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同经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同品曰:「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文句八上曰:「秘要之藏者。隐而不说为秘。总一切为要。真如实相包蕴为藏。
【佛学常见辞汇】
1。统指一切大乘甚深微妙的经典。2。指法华经,因法华经所说的道理,精深奥秘,非一般钝根少智的人所能领悟。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造般多罗道场,中央安置如意轮王菩萨,周围安置七星之像,及诃利低母,禳灾之法也。
十秘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秘密)
秘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秘为秘奥之义,言其法门之深奥也,密为隐密。言不容易示人也。佛说诸经各有秘密之法。圆觉经曰:「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曰:「此经名如来秘密藏。」秘藏记末曰:「秘密义,秘者秘奥,密者隐密也。凡于一切物皆有秘密,何者色显心隐?大小乘乃至外道等,如此有秘密。」然真言宗以显密二教判一切经,特以自宗为秘密。自此秘密之名。为彼宗所占有。
【佛学常见辞汇】
秘是秘奥之义,是形容法门之深奥;密是隐密,言其法不随便公开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