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61
词典
12
分类词汇
265
佛典
84
共361,分25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秘密
秘密藏
秘密结社
秘密警察
秘密社会
秘密外交
秘密选举
秘密證人
秘密交易
秘密通讯自由
宝葫芦的秘密
秘密教
分类词汇
密密
奥妙
清秘
《國語辭典》:
秘密(祕密)
拼音:
mì mì
1.隐密的。《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既然如此,索性秘密些我倒也佩服。」
2.隐密而不让人知道的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这些出家人毕竟心性古怪,此房有何秘密。」
分類:
秘密
隐蔽
不让
佛教
知道
为人
隐密
密深
深奥
《漢語大詞典》:
秘密藏(祕密藏)
(1).佛教语。谓奥秘而不可思议的境界。
《大涅槃经·纯陀品》
:“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我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祕密藏中。”
(2).引申指奥秘之处。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
:“水清石见君所知,此是吾家祕密藏。”
分類:
佛教语
奥秘
不可思议
境界
《国语辞典》:
秘密结社(秘密结社)
拼音:
mì mì jié shè
多人结合的团体,其目的、规约、组织、活动均秘而不宣。
分类:
结合
团体
规约
组织
《国语辞典》:
秘密警察(秘密警察)
拼音:
mì mì jǐng chá
一种隐密身分的警察制度。在极权统治政权中,为了监控人民的言行、思想,设有此一制度。由警察假扮平民,进行暗中侦查、搜證、逮捕,往往造成恐怖的气氛。
分类:
隐密
身分
统治
治政
政权
《国语辞典》:
秘密社会(秘密社会)
拼音:
mì mì shè huì
不让非会员知晓其组织方式与活动内容的团体。通常以誓言彼此规约,强调互助互信的情谊与义气。
分类:
不让
知晓
组织
团体
《国语辞典》:
秘密外交(秘密外交)
拼音:
mì mì wài jiāo
在秘密方式下进行各种谈判的外交方式。如:「在国际现实主义充斥的环境中,秘密外交有时是免不了。」
分类:
秘密
谈判
外交
《国语辞典》:
秘密选举(秘密选举)
拼音:
mì mì xuǎn jǔ
1.选民投票时,不公开表明其意向。如无记名投票之类的选举方式。
2.不向外公开过程的选举活动。如:「这次的委员,就在秘密选举中产生了。」
分类:
选民
向外
投票
外公
公开
不公
选举
表明
意向
《国语辞典》:
秘密證人(秘密證人)
拼音:
mì mì zhèng rén
向治安单位或法院检举指證其所知的犯罪事件、涉嫌人及不法分子的线索、證据,有助于侦破刑案或维护治安之人,其真实姓名与身分资料受法律保护,不得公开。
分类:
治安
法院
检举
所知
犯罪
事件
不法
线索
《国语辞典》:
秘密交易(秘密交易)
拼音:
mì mì jiāo yì
隐密的交易行为。此种行为往往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最大权利,不过也常有伤害到善意第三者权利的情形。如:「造成今天不可收拾的局面,正是当初他们秘密交易的结果。」
分类:
隐密
交易
往往
保障
当事人
大权
权利
《国语辞典》:
秘密通讯自由(秘密通讯自由)
拼音:
mì mì tōng xùn zì yóu
一种自由权。保障个人通信、电信通讯等隐私权。这种权力在民主国家中深受重视。
分类:
自由权
保障
个人
通信
电信
通讯
《漢語大詞典》:
宝葫芦的秘密
中篇童话。张天翼作。1958年发表。小学生王葆在梦中得到了一只宝葫芦,从此他要什么便有什么。他想做一个起重机模型,马上就出现一台,但模型倒塌后,他却束手无策。考试时,别人做完的考卷会神奇地与他的白卷对调,结果被人发现。在老师教育下,他终于提高了认识,与宝葫芦告别。
分類:
童话
年发
发表
小学生
梦中
中得
一只
葫芦
《漢語大詞典》:
秘密教
中国 佛教派别密宗的别称。以
《大日经》
和
《金刚顶经》
为依据,多运用通俗的诵咒祈祷,认为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印,便可即身成佛。传入我国 西藏 的也称藏密。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补遗·释道·札巴坚参
》
:“西僧以秘密教得幸,服食器用拟於王者。出入乘金椶舆,卫士以金吾仗前导,达官莫不避路。召入大内诵经咒,散花米,赞吉祥。”
分類:
中国
佛教
教派
派别
密宗
依据
《國語辭典》:
密密
拼音:
mì mì
1.暗中。《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知县与江都县同年相好,就密密的写了一封书子。」
2.细密、紧密。唐。
孟郊
游子吟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分類:
密密
迷茫
紧密
勤勉
亲密
迷茫貌
秘密
努力
细密
刘师培
司马光
《國語辭典》:
密勿
拼音:
mì wù
1.勤奋努力。如:「公务员为民服务,自当密勿从事,竭力以赴。」《宋书。卷四二。列传。刘穆之》:「密勿军国,心力俱尽。」
2.慎密、机密。《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苏杜郑仓传。杜畿》:「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宁有恳恳忧此者乎?」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
:「承吁俞之命,或虑阙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分類:
机要
勤勉
要之
努力
机密
《國語辭典》:
奥妙(奧妙)
拼音:
ào miào
精微神奇。汉。
傅毅
〈
雅琴赋
〉:「尽声变之奥妙,抒心志之郁滞。」唐。
贾岛
〈
寄武功姚主簿
〉诗:「静棋功奥妙,閒作韵清凄。」
分類:
奥妙
深奥
秘密
微妙
秘诀
《漢語大詞典》:
清秘(清祕)
亦作“ 清祕 ”。
(1).谓清净秘密之所。多指宫禁之地。 唐
张九龄
《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
诗:“轩掖殊清祕,才华固在斯。”
(2).引申为清贵。 明
李东阳
《赠右谕德谢君序》
:“储宫之左右春坊,犹朝之有翰林,以讲説道德制作文章为职,地位清秘。” 清 昭梿
《
啸亭续录·南书房
》
:“ 唐 宋 优重词林,最为清秘。”
(3).犹秘密。 清
钮琇
《
觚賸·姜楚兰
》
:“ 刘 掀髯大笑曰:‘解语花亦欲窥我清秘耶?’”
分類:
秘密
清净
清贵
宫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