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61
词典
12
分类词汇
265
佛典
84
共265,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密航
密捉
铅封
囤子
揭秘
嘴不稳
地下工厂
地下工作
低声密语
谍报人员
迷糊门
附约
公开审理
隔墙有耳
哥老会
《国语辞典》:
密航
拼音:
mì háng
秘密航行。如:「我们向北极作了一次密航。」「这艘潜艇炸毁了敌军的航空母舰,顺利完成此次的密航任务。」
分类:
秘密
航行
《国语辞典》:
密捉
拼音:
mì zhuō
秘密捉拿盗贼、犯人。如:「刑警接获情报,正准备动身去密捉枪击要犯。」
分类:
秘密
捉拿
盗贼
犯人
《国语辞典》:
铅封(铅封)
拼音:
qiān fēng
为避免物品遭人擅自拆除,以维护封存物的秘密或不变性,而使用铅来封存特定物品。
分类:
避免
物品
擅自
拆除
维护
护封
封存
存物
秘密
变性
《国语辞典》:
囤子
拼音:
tún zi
本指储藏谷类的地方,后借用临时暗藏东西的秘密所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元来这个所在,是这汪锡一个囤子,专一设法良家妇女到此。」
分类:
储藏
谷类
借用
临时
暗藏
东西
秘密
所在
《国语辞典》:
揭秘(揭秘)
拼音:
jiē mì
公开秘密。如:「二次世界大战内幕揭秘。」也作「揭密」。
分类:
公开
秘密
《国语辞典》:
嘴不稳(嘴不稳)
拼音:
zuǐ bù wěn
因喜欢说话而常泄露秘密。如:「他嘴不稳,还是别把秘密告诉他比较保险。」也作「嘴不严」。
分类:
喜欢
欢说
泄露
秘密
《国语辞典》:
地下工厂(地下工厂)
拼音:
dì xià gōng chǎng
从事秘密、不合法生产的工厂。如:「这家专门生产炮竹的地下工厂已被勒令停业。」
分类:
从事
秘密
合法
工厂
《国语辞典》:
地下工作
拼音:
dì xià gōng zuò
泛称秘密从事关于政治、军事、社会等带有机密性的活动。
分类:
秘密
从事
政治
军事
社会
机密
《国语辞典》:
低声密语(低声密语)
拼音:
dī shēng mì yǔ
轻声地秘密谈话。如:「他们低声密语地讨论合作事宜。」《隋唐演义》第八六回:「此时万籁无声,夜景清幽,坐了一回,渐觉凉爽,玄宗低声密语道:『今夜牛女二星相会,未知其乐何如?』」
分类:
轻声
声地
秘密
密谈
谈话
《国语辞典》:
谍报人员(谍报人员)
拼音:
dié bào rén yuán
以秘密方法蒐集各种情报,报告其政府当局或雇主,以供决策参考的人。如:「美国这次的军事行动非常机密,以致于各国谍报人员在事前都毫无所知。」
分类:
秘密
蒐集
情报
报告
政府
当局
雇主
《国语辞典》:
迷糊门(迷糊门)
拼音:
mí hú mén
秘密的地方。《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如今有点子东西,不知他放在那里迷糊门了。」
分类:
秘密
《漢語大詞典》:
附约(附約)
条约之一种。对正约而言,附于正约,常含有补充或秘密性质。
分類:
条约
含有
补充
秘密
性质
《國語辭典》:
公开审理(公開審理)
拼音:
gōng kāi shěn lǐ
法院开庭审理诉讼案件时,除诉讼当事人、关系人之外,任何第三者亦可到场旁听。也就是说整个诉讼程序的进行,是完全公开的。
分類:
法院
审理
案件
公开
开进
涉及
国家
秘密
个人
人隐
隐私
未成年人
犯罪
法律
另有
规定
《國語辭典》:
隔墙有耳(隔牆有耳)
拼音:
gé qiáng yǒu ěr
墙外有人偷听,秘密外泄。语本《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后比喻说秘密时,要防备有人偷听。《野叟曝言》第九五回:「隔墙有耳,沈兄怎这样口敞?」也作「隔墙还有耳」、「隔窗有耳」。
分類:
墙外
外有
偷听
秘密
泄漏
《國語辭典》:
哥老会(哥老會)
拼音:
gē lǎo huì
一种秘密会党,分青、红两帮。创于清乾隆年间,在长江流域各地活动。洪杨之变平定后,散兵游勇多归属入会,其势始盛。《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他们这夥人就串通了哥老会到处打劫。」
分類:
末民
民间
秘密
帮会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