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蝇头本(蠅頭本)
用小字抄印成的极小的书本,科举考试时用以作弊。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杂志》:“ 宋 承平时,科举之制大弊,假手者用薄纸书所为文,揉成团,名曰纸毬,公然货卖。今怀挟蝇头本,其遗製也。”
《漢語大詞典》:朱衣使者
指科举考试官。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小生带天聋地哑,外扮朱衣使者,执簿随上。” 清 梁章钜 称谓录·主考:“朱衣使者, 宋 人诗中屡见,亦言试官也。”参见“ 朱衣点头 ”。
分類:科举考试
《國語辭典》:朱衣点头(朱衣點頭)  拼音:zhū yī diǎn tóu
相传宋欧阳修主持贡院举试,每批阅试卷,觉身后有朱衣人点头示意,凡点头认可的,都是合格的文章。见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八。后比喻考试中式,科场及第。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一出:「且当青镜明开眼,惟愿朱衣暗点头。」也作「朱衣点额」。
分類:科举中选
《漢語大詞典》:闱差(闈差)
旧指办理有关科举考试事务的差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我日来得了个闈差,怕是分房,要请一个朋友到里面帮忙去,所以打电报请你回来。” 朱自清 《南京》:“父亲曾经办过 江 南闱差,熟悉考场的情形,说来头头是道。”
《漢語大詞典》:闱艺(闈藝)
科举考试时考场上写的诗文。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五:“闈艺又復过人,宁有不售之理耶?”《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年九月十九日》:“接 刘冰如 八月十八日来书,寄闈艺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场后,诸生各以闈艺呈 吴 。”
《漢語大詞典》:五言试帖(五言試帖)
科举考试中所作的五言诗。 唐 以来,科举考试中以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限定韵脚。其诗大都为五言或七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这种诗体称试帖诗。 清 代试帖诗,格律限制更严,内容大多为皇帝歌功颂德。《花月痕》第七回:“现在读书人,给那八股时文、五言试帖,綑缚得个个作个书獃。”
《漢語大詞典》:未冠题(未冠題)
旧时科举考试给未冠者专出的试题,比较容易解答。《负曝闲谈》第一回:“ 陆鹏 的卷子,恰好落在他手里,打开一看,原来做的是未冠题,却还清楚,便取了覆试。”参见“ 未冠 ”。
《國語辭典》:未冠  拼音:wèi guàn
1.年龄未满二十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内中只有一个未冠的人,年纪可有十五六岁。」《红楼梦》第七八回:「三爷才大不多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工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
2.没戴帽子。唐。皮日休 贫居秋日诗:「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國語辭典》:四书文(四書文)  拼音:sì shū wén
八股文的别名。参见「八股文」条。
《國語辭典》:八股  拼音:bā gǔ
1.明、清科举时所规定的文章格式。参见「八股文」条。
2.讽刺言行比较刻板、不知变通。如:「八股的作风」、「八股的教条」。
《漢語大詞典》:送卷头(送卷頭)
科举考试中一种舞弊行为。 清 代参加殿试的进士,抄录预拟策首的文句,送交有关阅卷大臣,以图赏识,并俾便识别,谓之“送卷头”,以诗送览者称“送诗篇”。 清 赵翼 簷曝杂记·殿试送卷头:“殿试前,有才之士例须奔竞,以所拟对策首三十餘行,先缮写送诸公之门。卷内有当切题处固不能预拟,而颂圣数语则不拘何题皆可通用也。谓之‘送卷头’。延揽者即以是默识之。”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转眼復试朝考已过,紧接着殿试……怎奈老爷是个走方步的人,凡那些送字样子、送诗篇儿这些门路皆不晓得去作;自己又年届五旬,那殿试卷子作的虽然议论恢宏,写的却不能精神饱满,因此点了一个三甲。”
《漢語大詞典》:同考试官(同考試官)
元 代称科举考试时协同考试官工作的官员。相当于 明 清 的副主考。元史·选举志一:“每处差考试官、同考试官各一员,并於见任并在闲有德望文学常选官内选差。”参见“ 同考 ”。
《漢語大詞典》:誊录书手(謄録書手)
科举考试考卷的誊录人员。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三节:“防考官认识士子笔跡之弊,由布政司于各府、州、县书吏内挑选考验若干名为誊録书手。”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三节:“誊録书手不准携带墨笔,如有顶冒入场,代人改窜文艺者,查出治罪。”
《漢語大詞典》:誊录院(謄録院)
宋 始置, 明 清 沿之。科举考试时负责誊录士子试卷的机构。宋史·选举志一:“﹝ 景德 ﹞八年,始置誊録院,令封印官封试卷付之,集书吏録本,监以内侍二人。”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三
《漢語大詞典》:一经举(一經舉)
唐 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通典·选举五:“其但习礼记论语孝经,名一经举。”
《漢語大詞典》:香火秀才
即奉祀生。不经科举考试,赐予秀才功名,以管理先祖祠庙的祭祀。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言怀》:“有箇朋友 韩子才 ,是 韩昌黎 之后,寄居 赵佗王臺 。他虽是香火秀才,却有些谈吐,不免随喜一会。”
《國語辭典》:小题大做(小題大做)  拼音:xiǎo tí dà zuò
科举时代的习惯用语。凡是考试题目从四书中出来的,称为「小题」;从五经出来的,称为「大题」。用五经文的文章章法来做四书命题的题目,就称为「小题大做」。后用以比喻人将小事视为大事办理,有故意誇张的意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他用了多少本钱,费了多少手脚,只骗得七千银子,未免小题大做了。」
《国语辞典》:联科及第(联科及第)  拼音:lián kē jí dì
科举考试中,两个以上的科目都进榜称为「联科及第」。《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蒙提学御史学道大老爷取中乐清县第一名入泮,联科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