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9
词典
1
分类词汇
268
共269,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论判
闱战
试墨帖
送场
榜吏
摆鳞
场期
黄策子
八股文
八韵诗
号板
房荐
平水韵
科目人
科举年
《漢語大詞典》:
论判(論判)
策论和判语。均为科举考试的项目。
《
儿女英雄传
》
第三四回:“那时候不但不曾奉试帖增到八韵的特旨,也不曾奉文章只限七百字的功令,就连二场还是专习一经,三场还有论判呢。”
分類:
策论
科举考试
《漢語大詞典》:
闱战(闈戰)
参加科举考试。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要(腰)纒,漫道 扬州 好著鞭。’”
分類:
参加
科举考试
《漢語大詞典》:
试墨帖(試墨帖)
汇集科举考试中式者文章的帖子。 宋
韩淲
《
涧泉日记
》
卷中:“ 建中靖国 初,起知 兖州 ,復职,知 潁昌 ,除龙图待制,知 成德军 ,卒 信州 ,有试墨帖,必其时也。”
分類:
汇集
科举考试
中式
文章
帖子
《漢語大詞典》:
送场(送場)
旧时科举考试,亲友于考试前赠送食品或送至考场,谓之“送场”。
《
儿女英雄传
》
第三四回:“过了两天,便有各亲友来送场,又送来的状元糕、太史饼、枣儿、桂圆等物,无非预取高中占元之兆。”
《孽海花》
第四回:“如今且説那一年,又遇到秋试之期……此刻或者也是来送场的。” 朱自清
《南京》
:“他说考生入场时,都有送场的。”
分類:
科举考试
考试
亲友
友于
赠送
食品
考场
《漢語大詞典》:
榜吏
旧时科举考试担任在榜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小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四三回:“监临、主考之外,还有同考官、内外监试、提调、弥封、收掌、巡绰各官,挤满了一大堂。一面拆弥封唱名,榜吏一面写。”
分類:
科举考试
担任
填写
录取
名单
小吏
《漢語大詞典》:
摆鳞(擺鱗)
谓鱼摆动身体跃登龙门。喻科举考试得第。 唐
孟郊
《夜忧》
诗:“未遂摆鳞志,空思吹浪旋。”
分類:
鱼摆
摆动
动身
身体
登龙门
科举考试
得第
《國語辭典》:
场期(場期)
拼音:
cháng qí
科举考试的日期。《红楼梦》第一一八回:「李纨因向贾兰道:『哥儿瞧见了,场期近了,你爷爷惦记的什么是的。』」《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此时离场期还远,毓生在店里静坐三天,抱抱佛脚。」
分類:
科举考试
日期
《漢語大詞典》:
黄策子
指科举考试中选入的试卷。 宋
叶适
《科举》
:“而乡曲之贱人,父兄之庸子弟,俯首诵习谓之‘黄策子’者,家以此教,国以此选,命服之所賁者,乃人之所轻。”
分類:
科举考试
中选
试卷
《國語辭典》:
八股文
拼音:
bā gǔ wén
文体名。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规定的应考文体。其体制源于宋、元的经义。最初八股考试命题采用经书中人伦治道之言,应试者据以敷陈经义,有若代圣贤立言,称为「制义」。元仁宗以四书命题,限用朱子集注,明、清时科举考试亦多取四书中的语句命题,故称为「四书文」。明成化以后渐成定式,清光绪末年废除。文章结构可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八部分,全文对格式、体裁、用语、字数有严格规定。也称为「八比文」、「制艺」、「时艺」、「时文」。
分類:
八股文
明清
科举考试
制度
规定
文体
破题
八部
分组
《漢語大詞典》:
八韵诗(八韻詩)
清 代科举考试用的一种诗体。又叫“试帖诗”。与八股文同试。初为五言六韵,后为五言八韵,格式要求极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二十回:“一个是秀才,却是八股朋友,作起八韵诗来,连平仄都闹不明白。”
分類:
科举考试
诗体
八股文
《國語辭典》:
号板(號板)
拼音:
hào bǎn
1.旧时科举考场中,作为桌子及睡榻用的铺板。《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醒人事。」
2.船舱板。
分類:
科举考试
号子
生员
答卷
睡觉
木板
《漢語大詞典》:
房荐(房薦)
科举考试房官所推荐之文卷。 清
吴敏树
《太常徐先生传》
:“先生专其事,自房荐搜取其遗者。同考官至声詈,先生不为动。”参见“ 房考 ”。
分類:
科举考试
房官
官所
推荐
文卷
《國語辭典》:
房考
拼音:
fáng kǎo
科举时代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六部成语注解。礼部》:「房考:即同考官也。例派十八员,各居一房,分卷评阅,故有此称。」也称为「房官」。
分類:
房考
房官
时分
分房
阅卷
考官
《國語辭典》:
平水韵(平水韻)
拼音:
píng shuǐ yùn
宋时作为写诗押韵依据的韵书。近体诗的协韵,在切韵系韵书中有同用、独用的现象。直到宋刘渊依写诗用韵习惯,编《礼部韵略》,并合同用的韵为一百零七韵目,刘为平水人,故称为「平水韵」。可惜今已亡佚。同时,金王文郁有《新刊韵略》,元阴时夫有《韵府群玉》,是将上声回、拯合为一韵,成一百零六韵目,为元、明、清以来作近体诗押韵的依据,沿用至今。
分類:
韵书
科举考试
平水
《漢語大詞典》:
科目人
科举考试及第的人。 清 昭梿
《
啸亭续录·褚筠心
》
:“性直梗, 和相 秉权时,先生以其非科目人,不以先辈待之。” 清
赵翼
《戏题魁星像》
诗:“毋怪 林亭 老人笑,科目人皆不识字。”
分類:
科举考试
及第
《漢語大詞典》:
科举年(科舉年)
明 清 科举制,一般每三年考试一次,举行科举考试的年分,称“科举年”。
《
儒林外史
》
第五回:“剩来的银子,料想也不多,明年是科举年,就是送与两位舅爷做盘程,也是该的。”
分類:
科举
三年
年考
考试
科举考试
年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