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91,分10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迈种
种人
种草
六种
七种
田种
几种
文种
种智
种蠡
种莳
种藕
非种
秋种
秋种
《漢語大詞典》:迈种(邁種)
勉力树德。语出《书·大禹谟》:“ 皋陶 迈种德。” 宋 强至 《贺致政少傅启》:“恭以某官全德迈种,英猷济时。士林以师保而允怀,王室繄股肱而是赖。”参见“ 迈德 ”。
分類:勉力
《漢語大詞典》:迈德(邁德)
语出《书·大禹谟》:“ 皋陶 迈种德。”谓勉力树德。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迈德种恩,树之风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拔奇夷难,迈德振民。” 唐 皮日休 《补〈大戴礼·祭法〉文》:“吾之先师 仲尼 ,迈德于百王,垂化于万世。”
分類:勉力
《國語辭典》:种人(種人)  拼音:zhǒng rén
同种族的人。《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徙其种人于江夏。」《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
《漢語大詞典》:种草(種草)
犹族类。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同邑 商周祚 谓先生曰:‘慎毋及时事,旦晚吏部矣。’先生不听。於是 浙 人僉曰:‘非吾家种草,可使之相厄之地乎?’”
分類:种草族类
《骈字类编》:六种(六种)
周礼校人见二种下。又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注:此三马买以给官府之使,无种也。疏:马有六种,此三者无种,买以给官府,馀三者仍有种马、齐马、道马。 蔡邕释诲:七驺咸驾。今曰六驺,何也?曰:周官天子马六种,种别有驺,故知六驺。 楞伽经:大慧,彼因者有六种,谓当有因、相续因、相因、作因、显示因、待因等法集经。善男子!何者是识?所谓六种:眼、耳、鼻、舌、身、意识,是名六种识。此识复有三种。何者是三?一、颠倒念,二、不颠倒念,三者、无念。善男子!何者是颠倒念?所谓念欲界、念色界、念无色界。何者是不颠倒念?谓念小乘涅槃。何者是无念?所谓离彼二念,名为无念。云何离彼二念?谓念无上诸佛法故。法华经偈:种六震动光净行经佛告毗舍法如来:有种光明,一青光,二黄 三赤光,四白光,五红光,六紫光。周张率舞马赋:超六种于 六闲踰八品于汉厩。
分类:六种
《骈字类编》:七种(七种)
北史勿吉国传:其部类凡有七种。唐书陆龟蒙传: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张又新为水说七种,其二慧山泉,三虎邱井,六松江,人助其好者,虽百里为致之。
又天竺国传:使者走婆罗门诸国,所谓畔茶法水者,出石臼中,有石象,人守之。水有七种色,或热或冷,能销草木金铁,人手入辄烂,以橐它髑髅转注瓠中地。宋史职官志:几宫掖至外命妇,罗纸七种,分十䓁遍销金龙五色罗纸二䓁、遍地销金凤子五色罗纸二䓁、销金团窠花五色罗纸二䓁、销金大花五色罗纸一䓁、金花五色罗纸一䓁、五色素罗纸一䓁。又兵志:刺史、诸卫将军请给同蕃官例,首领补军职者,月奉钱自三千至三百。又岁给冬服绵袍凡七种,紫绫三种。十将而下皆给田土。无楞伽经。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 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分类:七种
《漢語大詞典》:田种(田種)
(1).耕种。后汉书·东夷传·东沃沮:“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穀,善田种。” 宋 梅尧臣 《送施司封福建提刑》诗:“铜苗休问发,田种去教亲。” 明 唐顺之 《裕州均田碑记》:“野多陂陀、磽确,上杂砂石,不纯可田种。”
(2).田地。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晋书·刘弘传:“于时流人在 荆州 十餘万户…… 弘 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叙用。”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诗》:“舟船通海嶠,田种绕城隅。”
(3).指庄稼。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田种所收,十不存一。”《三国志平话》卷下:“见耗荡田种,军师烦恼。”
《漢語大詞典》:几种
指相似项目的不同或区别。例如:她懂得几种语言。
《國語辭典》:文种(文種)  拼音:wén zhǒng
人名。字会,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邹人,后入越,为越大夫。与范蠡同事越王句践,出计灭吴,功成,范蠡劝之去,不听,后被谮,王赐以属镂之剑,遂自杀。
分類:文种
《漢語大詞典》:种智(種智)
佛教语。“ 一切种智 ”的省称。 南朝 梁武帝 《敕答释明彻》:“惟应正念诸佛,不捨大愿,与般若相应,直至种智。”参见“ 一切种智 ”。
《漢語大詞典》:一切种智(一切種智)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六:“若是一切种智但在於佛,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智”而言,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又“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慧品:“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復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説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参见“ 一切智 ”。
《漢語大詞典》:种蠡(種蠡)
春秋 时 越国 大夫 文种 、 范蠡 的并称。 汉 扬雄 《解嘲》:“ 子胥 死而 吴 亡, 种 蠡 存而 越 覇。” 晋 葛洪 抱朴子·钦士:“ 乐毅 出而 燕 坏, 种 蠡 入而 越 覇。” 宋 叶绍翁 《中和堂御制》诗:“高风动君子,属意 种 蠡 臣。” 清 侯方域 《西施亡吴辩》:“当时以 勾践 之坚忍, 种 蠡 之阴计,卧薪尝胆,日伺其后。”
《漢語大詞典》:种莳(種蒔)
犹种植。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其有五穀果蓏,非中国所殖者,存其名目而已;种蒔之法,盖无闻焉。”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之十九:“何处深春好,春深种蒔家。”《元典章·户部一·职田》:“召募佃客种蒔。” 朱自清 《阿河》:“另外的隙地上,或罗列着盆栽,或种莳着花草。”
分類:种植
《韵府拾遗 有韵》:种藕(种藕)
齐民要术:有种藕法。
《漢語大詞典》:非种(非種)
语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原指植物的异株、劣种。后用以指异民族,含有鄙意。 刘师培 《〈新方言〉后序一》:“昔 欧洲 希 ( 希腊 ) 意 ( 意大利 )诸国,受制非种,故老遗民,保持旧语,而思古之念沛然以生。”
分類:植物民族
《漢語大詞典》:秋种(秋種)
秋季播种。《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并社扩社的经验》:“一九五四年秋季并社和扩社中不但完成了二千七百馀亩秋种任务……还开垦了四十多亩荒地种上小麦,增加了收入。”
分類:播种
《漢語大詞典》:秋种(秋種)
(1).秋播的种子。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五月丙子,詔曰: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
(2).秋庄稼。宋史·食货志上一:“今宿麦既登,秋种向茂,其令州县諭民,务谨盖藏,无或妄费。”
分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