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91,分107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均种
灭种
小业种
土种
渍种
种楮
种差
种户
种穊
种蔗
种祀
种仁
越种
柑种
粪种
《漢語大詞典》:均种(均種)
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管子·小匡:“及寒击槀除田,以待时乃耕,深耕、均种、疾耰。”
《國語辭典》:灭种(滅種)  拼音:miè zhǒng
灭绝种族。如:「清末,革命志士感到亡国灭种的惨祸迫在眉睫,故奋起革命。」
分類:种族灭绝
《國語辭典》:小业种(小業種)  拼音:xiǎo yè zhǒng
对年少者嗔怨的言词。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撇下了亲主夫不须提,单是这小业种好孤悽。」《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我身上无事,如何县间来拿我?他票上有『刘家』二字,莫非有人唆哄小业种告了状么?」也称为「小业冤」。
《漢語大詞典》:土种(土種)
本地的品种。《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安徽农村工作通讯》:“省试验农场介绍了栽培‘胜利百号’山芋的经验。一九五四年每亩产量三千多斤,超过本地土种两三倍。”
分類:本地品种
《韵府拾遗 肿韵》:渍种(渍种)
诗:实方实苞。注:方,房也。苞甲而未拆也。此渍其种也。
《韵府拾遗 语韵》:种楮(种楮)
澄怀录:定州僧写华严经。先以沉香种楮树。取以造纸。
《高级汉语词典》:种差  拼音:zhǒng chà
把隶属一个更一般的概念的某个类区别出来的标志或属性
分类:种差
《漢語大詞典》:种户(種户)
佃户。 元 黄溍 《吴府君碑》:“其寝疾也,遗命捐种户逋租犹三千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台州民变馀记》:“﹝ 徐守 ﹞自行带兵拿到种户两名。”
分類:种户佃户
《韵府拾遗 寘韵》:种穊(种穊)
王祯芟麦歌:土沃不妨投种穊。
《韵府拾遗 祃韵》:种蔗(种蔗)
泉南杂志:其地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故稻米益乏。
《漢語大詞典》:种祀(種祀)
谓立祠祀奉祖宗。《东观汉记·杜林传》:“民奉种祀,且犹世主,不失先俗。”汉书·王莽传中:“家之所尚,种祀天下。” 颜师古 注:“言国已立大禖祠先祖矣,其众庶之家所尚者,各令传祀勿絶,普天之下同其法。”
《国语辞典》:种仁(种仁)  拼音:zhǒng rén
植物种子中所含的果仁。
《漢語大詞典》:越种(越種)
指 春秋 时 越国 大夫 文种 。魏书·阳尼传:“哀 越 种 之被戮兮,嘉 范蠡 之脱羈。”
分類:大夫文种
《骈字类编》:柑种(柑种)
橘录:柑别种有八,橘别种为十四,橙别种为五。凡其类合二十有七,而乳柑推第一。故温人谓乳柑为真柑,谓他皆若假设者,而独真柑为柑尔。春渚纪闻:章申公父银青公俞年七十,集宾亲为庆会。有饷柑者,味甘而实极瑰大。既食之,嘉其种,即令收核,种之后圃。后更食柑十年。
《漢語大詞典》:粪种(糞種)
古代的一种耕种方法。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騂刚用牛,赤緹用羊。” 郑玄 注:“凡所以粪种者,皆谓煮取汁也…… 郑司农 云:用牛,以牛骨汁渍其种也,谓之粪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收种:“依《周官》相地所宜,而粪种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周礼·草人分土壤为九类,用九种动物骨煮汁拌谷物种子,种在一定的土壤上,称为‘粪种’。”
分類: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