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1,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种稻
种树书
嘉种
布种
将种
种杏
四种
书种
人种
人种
二种
种学
三种
三种
火种
《韵府拾遗 皓韵》:种稻(种稻)
战国策: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苏子往见西周君曰:君今不下水,其民皆种麦矣。不若一为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
分类:种稻
《漢語大詞典》:种树书(種樹書)
有关种植的书籍;农书。 唐 韩愈 《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 宋 刘克庄 《水龙吟》词:“挟种树书,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分類:种植书籍
《漢語大詞典》:嘉种(嘉種)
优良的谷种。《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 孔颖达 疏:“上天乃下善穀之种。”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四傍纵要种些嘉穀,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
分類:优良
《漢語大詞典》:布种(佈種)
撒籽栽种。《淮南子·原道训》“ 神农 之播穀也,因苗以为教” 汉 高诱 注:“布种百穀,因苗之生而长育之,以为后世之常教也。”
播撒种子。北史·苏绰传:“布种既讫,嘉苗须理。” 清 章学诚 《与乔迁安明府论初学课业三简》之一:“然此閒已闻霑足之后,若再不休,未免有碍布种。”
播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道民种茴香:“遂下道院,取可以佈种者,得茴香一掬,命道民种於艮岳之趾。”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金城稻﹞色红性硬,最为耐旱,四月佈种,七月即收。”
《漢語大詞典》:将种(將種)
谓将门的后代。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 芳 对曰:‘北伐 公孙 ,西距 诸葛 ,非将种而何?’”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 西州 名士重人豪,北地高门推将种。”
分類:将种后代
《分类字锦》:种杏(种杏)
神仙传:董奉字君异,侯官人。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馀万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㳺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旁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馀斛。奉一日竦身入云中去。庾信道士步虚词:移藜付苑吏,种杏乞山人。
分类:
《漢語大詞典》:四种(四種)
指黍、稷、稻、麦。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东曰 兗州 ……其畜宜六扰,其穀宜四种。” 贾公彦 疏:“四种,黍、稷、稻、麦。”
《國語辭典》:书种(書種)  拼音:shū zhǒng
能读书的子弟。宋。戴复古 见名园荒废有感诗:「墙东有寒士,书种世相传。」
《國語辭典》:人种(人種)  拼音:rén zhǒng
1.地球上人类的种别,一般人往往将人类依肤色分为黄、白、黑、棕、红五种。
2.传宗接代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箸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金瓶梅》第五三回:「我又不得养,我家的人种,便是这点点儿。休得轻觑著他,著紧用心才好!」
《漢語大詞典》:人种(人種)
用人力耕种。魏书·崔孝暐传:“夏椹大熟, 孝暐 劝民多收之。郡内无牛,教其人种。”
《骈字类编》:二种(二种)
诗:于以采藻,于彼行潦。疏见一种下。周礼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齐书徐孝嗣传:今水田虽晚,方事菽麦。菽麦二种益是北土所宜,彼人便之,不减粳稻。开创之利,宜在及时。元史地理志:沾益州在本路之东北,据两盘江北盘江之间。唐初置州,天宝末没于蛮僰刺。二种所居,后磨弥部夺之。元初其孙普垢𠠝内附。楞伽经: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
又大慧菩萨摩诃萨。善观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人无我。及法无我。菊李纲幽兰赋兰有二种。华以春者似。蕙华以秋者似。
分类:二种
《漢語大詞典》:种学(種學)
培养学识。 明 方孝孺 《种学斋记》:“而 郑君 叔度 ,旨乎 韩氏 种学之言,以名其斋者歟。”
《漢語大詞典》:三种(三種)
宋 名将 种世衡 之子, 种古 、 种谔 、 种诊 三兄弟的合称。宋史·种世衡传:“子 古 、 諤 、 诊 ,皆有将材。 关中 号曰‘三 种 ’。”
分類:名将
《漢語大詞典》:三种(三種)
(1).指黍、稷、稻。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 幽州 ,其畜宜四扰,其穀宜三种。” 郑玄 注:“三种,黍、稷、稻。”
(2).三类。礼记·丧大记:“熬,君四种八筐,大夫三种六筐,士二种四筐,加鱼腊焉。”宋史·职官志三:“凡内外军校封赠綾纸三种,分四等:大綾纸二等,中綾纸一等,小綾纸一等。”
分類:三类
《漢語大詞典》:火种(火種)
火耕。 唐 刘长卿 《送州人孙沅却归句章新营所居》诗:“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 宋 王禹偁 《畬田调》:“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
分類:火种火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