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
典故
1
词典
2
分类词汇
23
共23,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场圃
园田
百索
牛心炙
东坡羹
七宝羹
白瓜
单食
攒盘
窖菜
杂会汤
汤包肚
蚂蚁上树
白切肉
杂烩汤
《國語辭典》:
场圃(場圃)
拼音:
cháng pǔ
农家种蔬果或收放农作物的地方。《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后亦泛指庭园。
分類:
场圃
农家
收获
种菜
菜蔬
农事
《國語辭典》:
园田(園田)
拼音:
yuán tián
场圃和田地。《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宪恃宫掖声埶,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唐。
韦应物
〈
答库部韩郎中
〉诗:「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
分類:
园圃
田地
种菜
《國語辭典》:
百索
拼音:
bǎi suǒ
1.各种需求的物品。《荀子。王制》:「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清。郝懿行。注:「索者、求也。百物供民求索皆是。」
2.汉朝一种风俗。以为五月五日用五色彩丝绳装饰门户,可以避邪;后来便戴在小儿的头颈或系在臂上,以避不祥。见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一。百索》。也称为「避兵缯」、「长命缕」。
分類:
五色
种菜
跳绳
菜蔬
色丝
丝线
绳子
编结
饰物
长命缕
《漢語大詞典》:
牛心炙
(1). 晋 代 王恺 有一头能快走的牛,叫“八百里駮”,极为珍视。一次, 王恺 和 王济 比射, 王济 赢了这头牛,“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臠便去。”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后用为豪侈的典故。 宋
唐庚
《次郑太玉见寄韵》
:“他时名誉牛心炙,晚岁穷空犊鼻褌。”
(2).指用牛心做的一种菜肴。
《
晋书·王羲之传
》
:“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噉, 顗 先割啗 羲之 ,於是始知名。” 清
赵翼
《桐山斋中杜鹃花》
诗:“况有牛心炙,兼烹雀舌芽。”
分類:
一种菜肴
种菜
菜肴
一头
珍视
《漢語大詞典》:
东坡羹(東坡羹)
指 苏轼 所烹调的一种菜羹。 宋
苏轼
《东坡羹颂》
引:“东坡羹,盖 东坡居士 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薺,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盌在菜汤中,入生米为糝。” 宋
苏轼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诗:“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 粤 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嗜羶腥。”
分類:
苏轼
烹调
种菜
菜羹
《漢語大詞典》:
七宝羹(七寶羹)
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 清
黄景仁
《人日集翁学士覃溪诗境斋》
诗:“艳以三阳节,分来七宝羹。”
分類:
农历
正月
月初
初七
七种
种菜
菜蔬
拌和
米粉
《漢語大詞典》:
白瓜
(1).一种菜瓜。 元
王祯
《
农书
》
卷八:“又越瓜色白,即‘白瓜’,皆菜瓜也。”
(2).亦称“ 白冬瓜 ”。冬瓜的别名。
《 元 王祯
《农书》
卷八引
《神仙本草》
》
:“﹝冬瓜﹞一名‘水芝’,一名‘白瓜’。”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菜三·冬瓜
》
﹝释名﹞引 马志 曰:“冬瓜经霜后,皮上白如粉涂,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而子云白瓜子也。”
分類:
种菜
菜瓜
冬瓜
释名
《漢語大詞典》:
单食(單食)
只有一种菜肴的饭食。形容食物简朴。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片衣閒自衲,单食老长斋。”
分類:
种菜
菜肴
饭食
食物
简朴
《國語辭典》:
攒盘(攢盤)
拼音:
cuán pán
1.由多种食物拼合而成的食品盘。《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中间又架著一盘,便是那十二件里片下来的攒盘,连头蹄下水都有。」也称为「拼盘」。
2.引申为围殴。《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众光棍大怒,……,将胡悦攒盘打勾臭死!』」」
分類:
整齐
包围
殴打
种菜
菜肴
果品
食品
《漢語大詞典》:
窖菜
在地室中蓄火种菜。 清
赵翼
《
陔馀丛考·窖菜唐花
》
:“ 唐 易州 司马 陈元璹 使民於地室蓄火,种蔬而进之。 太宗 恶其諂,免官。此今之所谓窖菜也。”
分類:
室中
火种
种菜
《漢語大詞典》:
杂会汤(雜會湯)
用几种菜合烧而成的汤。比喻混杂不清的事物。
《
红楼梦
》
第六五回:“依我的主意,不如叫三姨儿也合大哥成了好事,彼此两无碍,索性大家喫个杂会汤。”
分類:
几种
种菜
混杂
不清
《漢語大詞典》:
汤包肚(湯包肚)
一种菜肴。即胃脯。把羊肚子放在沸水里煮熟取出拌上作料,晒干。 清
平步青
《
霞外攟屑·释谚·汤包肚
》
:“京师酒肆,最膾炙者汤包肚。按:
《
史记·货殖传
》
:‘胃脯,简微耳, 浊氏 连骑。’注: 晋灼 曰:‘今太官常以十月作沸汤潯羊胃,以末椒薑扮之暴使燥。’是也。”亦作“ 汤爆肚 ”。 曹禺
《北京人》
第二幕:“小地方哪,像灶温的烂肉面,穆家寨的炒疙瘩,金家楼的汤爆肚,都一处的炸三角……这些个地方没有一个掌柜的我不熟。”
分類:
一种菜肴
种菜
菜肴
肚子
沸水
水里
作料
《国语辞典》:
蚂蚁上树(蚂蚁上树)
拼音:
mǎ yǐ shàng shù
一种菜肴。以冬粉、碎肉、蒜屑及调味料调合烹制而成。
分类:
一种菜肴
种菜
菜肴
调味料
调合
《国语辞典》:
白切肉
拼音:
bái qiē ròu
一种菜肴。将猪肉用白水煮熟后,直接切片,沾酱油或调味品,即可食用。
分类:
一种菜肴
种菜
菜肴
猪肉
白水
水煮
直接
切片
《国语辞典》:
杂烩汤(杂烩汤)
拼音:
zá huì tāng
1.将多种菜肴混杂在一起所烩成的菜汤。
2.比喻杂乱拼凑一起的事物。
分类:
杂乱
种菜
菜肴
拼凑
混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