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58,分144页显示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春去秋来
春生秋杀
皮困秋
秋刀鱼
秋分点
富于春秋
菰米秋田
各有千秋
阁延秋磬
多故之秋
多事之秋
杜秋之年
肥过稻秋
放秋垄
防秋夜枕
《国语辞典》:春去秋来(春去秋来)  拼音:chūn qù qiū lái
形容光阴匆匆流逝,岁月如梭。明。高濂《玉簪记》第三三出:「春去秋来容易过,思儿念女泪沾裳。」也作「春来秋去」。
《国语辞典》:春生秋杀(春生秋杀)  拼音:chūn shēng qiū shā
春天万物初生成长,秋天则衰败凋落。唐。白居易〈为宰相贺杀贼表〉:「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国语辞典》:皮困秋  拼音:pí kùn qiū
一种毛朝外的皮帽子。《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胡统领穿著一件枣儿红的大毛袍子,没有扎腰,也没有穿马褂;头上戴著皮困秋,脚下蹬著薄京靴。」
分类:帽子
《国语辞典》:秋刀鱼(秋刀鱼)  拼音:qiū dāo yú
动物名。一种食用鱼。硬骨鱼纲银汉鱼目秋刀鱼科,身形细长,约四十公分,下颚比上颚长。背呈绿色,腹银白色。其生存水域在太平洋北部。
《国语辞典》:秋分点(秋分点)  拼音:qiū fēn diǎn
秋分时,太阳自北向南经过黄道和赤道相交的那一点,称为「秋分点」。约在阳历九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
《漢語大詞典》:富于春秋(富於春秋)
谓年少,年轻。史记·曹相国世家:“天下初定, 悼惠王 富於春秋, 参 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后汉书·乐恢传:“陛下富於春秋,纂承大业,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李贤 注:“春秋谓年也。言年少,春秋尚多,故称富。”北史·后妃传上·魏太武皇后赫连氏:“太后以帝富於春秋,乃作《劝戒歌》三百餘章,又作《皇誥》十八篇,文多不载。”亦省作“ 富春秋 ”。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 韦生 富春秋,洞澈有清识。” 宋 王安石 《次韵叶致远》:“明时君尚富春秋,岂比衰翁远自投。”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忆当年, 周 与 谢 ,富春秋。”
分類:年少年轻
《分类字锦》:菰米秋田
萨都刺 飞鸣食宿雁诗 雨暗芦花愁夜渚,露香菰米下秋田。
分类:鸿雁
《國語辭典》:各有千秋  拼音:gè yǒu qiān qiū
各有长处和特色或各有其长期存在的价值。《文明小史》第六○回:「诸君流芳遗臭,各有千秋。何必在这里头混呢?」
《分类字锦》:阁延秋磬(阁延秋磬)
杨夔 题甘露寺诗 虚阁延秋磬,澄江响暮鼙。
分类:
《漢語大詞典》:多故之秋
谓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金史·宣宗纪下:“今多故之秋,人才难得,朕欲除大罪外,徒刑追配有武艺善掌兵者,量才復用。” 清 王韬 《弢园文录·宜索归澳门议》:“曩之所以敢飞扬跋扈者,以 中国 多故之秋,未遑兼顾。”
《國語辭典》:多事之秋  拼音:duō shì zhī qiū
发生很多事变的时候。多用以形容国家不安定。《水浒传》第八六回:「汝等文武群臣,当国家多事之秋,如何处置?」《封神演义》第七一回:「今当国家多事之秋,不思报本,以分主忧,而反说此贪生之语。」
《漢語大詞典》:杜秋之年
指风尘女子已过盛年。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红娘子:“邑有妓号 红娘子 者,已在 杜秋 之年矣。 西崖 悦其妍媚,比於啖蔗之甘。”参见“ 杜秋娘 ”。
分類:盛年
《國語辭典》:杜秋娘  拼音:dù qiū niáng
人名。唐代金陵人。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之妾。锜谋叛被杀后入宫,善诗词及唱金缕衣曲,受唐宪宗宠爱,后赐归乡,穷老无依。因此古代以杜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
《分类字锦》:肥过稻秋(肥过稻秋)
高启 赋得蟹送人之官诗 香宜橙实晚,肥过稻花秋。
分类:
《漢語大詞典》:放秋垄(放秋壠)
犁秋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才挂起锄头,又是放秋垄、拿大草、割麦子、堆垛子。”
《分类字锦》:防秋夜枕
刘克庄 送周监门诗 故人若问军中事,为说防秋夜枕戈。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