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五
王闿运,字壬秋,湘潭人。咸丰丁巳补行壬子举人,光绪戊申,赐翰林院检讨。有《湘绮楼诗文集》。
词学图录
王闿运(1833-1916) 字壬甫,一字壬秋,号湘绮,初名开运。湘潭人。咸丰七年(1857)举人。肃顺欲延之,不就。佐曾国藩戎幕,不称意,退归讲学。主尊经、船山、两湖书院讲席。光绪三十四年(1908)赐检讨,加侍读。入民国,受聘为国史馆馆长。治《春秋公羊传》,又精子学史学。诗与邓辅纶并称"王邓",为湖湘派领袖,宗汉魏六朝,独步一时。亦工文,散文探贾谊、董仲舒,骈文揖颜延之、庾信。词希踪北宋,鄙薄浙派。有《湘绮楼全书》、《湘绮楼词》。
沧海遗珠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咸丰七年(1857)举人。曾入曾国藩幕,屡掌成都尊经书院、衡州船山书院、武汉两湖书院。后授翰林院检讨。著有《王湘绮先生全集》。
湘绮楼诗文集
1833.1.19-1916.10.20,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代自江西徙居湖南衡阳西乡,居数世,后于宪宗成化年间迁居湘潭城外。咸丰七年(1857)中举人,先是结交了湘中第一人曾国藩,随后结交了朝中第一人肃顺,再后结交了川中第一人丁宝桢。不久辞职返归湖南,隐居衡阳西乡石门12年(1865-1876),潜心学术研究,并在石门观设私塾授徒,夏时济、曾熙、马宗霍等皆出其门下。后相继受聘为成都尊经书院主讲、长沙思贤讲舍主讲、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江西大学堂总教习。其中尤以在衡阳船山书院的时间最长,前后长达25年(1891-1915),力倡船山之学,培育了一大批英才,如杨度、夏寿田、蒋啸青、陈兆奎、程崇信等。清朝末年,官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民国初年,出任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兼参政之职。逝世后,当时总统黎元洪亲作神道碑文,湖南、四川等省均致公祭之文,可见当年享誉之盛。王闿运之学兼包九流而归于经学,崇奉“春秋公羊”之说,被誉为“经学大师”、“湘学泰斗”。诗文亦称天下第一,门生弟子遍布天下。著作非常丰富,曾撰《湘军志》、《桂阳州志》、《东安县志》、《衡阳县志》、《湘潭县志》等,有《春秋公羊何氏笺》、《古今文尚书笺》、《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联语》等数十种。门人辑其诗文为《湘绮楼全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
何家琪,字吟秋,号天根,封丘人。光绪乙亥举人,历官汝宁教授。有《天根诗钞》。

人物简介

维基
文澄(1835年—1880年),费莫氏,字云卿、又字筠青,号秋瀛,,满洲镶红旗人。文澄是咸丰九年己未科举人,同治二年考取癸亥恩科进士,获选担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来陆续担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武英殿纂修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通政使司通政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工部左侍郎,以及盛京刑部右侍郎等职。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汉秋(?~?),字咏桑,号泳翔,清安邑(今山西运城县)人,寓居台南。同治间补廪生。性慷慨,重然诺,家仅小康,后以此荡其产,晏如也。尤眈吟咏,吐属清爽。乙未(1895年)之役,避居厦屿,未几客死,施士佶有诗悼之〖编者按:参考王松《台阳诗话》、连横《台湾诗乘》。施士佶悼诗见连横《台湾诗乘》引。〗。(吴福助撰)
张东瀛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东瀛,字震山,号秋泉,河北省临西老官寨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二
曾懿,字伯渊,一字朗秋,华阳人。太仆卿咏女,宛平光绪己卯举人、湖南提法使袁学昌室。有《古欢室诗词集》。
戴秋舫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顾无咎(?一1929)字崧臣,号悼秋、灵云、退斋,别署老服、服媚、飞燕旧主、神州酒帝;室名灵云别馆、服媚室等。吴江黎里夏家桥人。柳亚子表弟。南社社友。
孙爽秋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王鼎,字桂秋,一字桂佛,号筱村,别号且安,江苏淮安人。
吴宜孙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秋岩,幼丧父,少年当学徒。学丹青。抗战期间,任顾山镇镇长,同时参加共产党,后因革命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余其锵,更名一,字秋楂,号十眉,浙江嘉善人。
郑爽秋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宗武秋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江昶荣(1841~1895),原名上蓉,字树君,号秋舫,清六堆竹围庄(今屏东县内埔乡)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光绪九年(1883)登进士第。在朝廷派为四川即用知县后,因中法战争爆发,闽台海道受阻,隔年始抵达四川,竟被朝廷误认为抗命而遭革职。江昶荣复官无望欲返台湾,成都好友为其饯行,即席赋诗〈逾限被议自蜀旋里留别诸同仁〉四首,四川道台杨春樵评曰:「一字一泪,不觉同声一哭。」此诗因而传扬四川,前来拜谒者不断,饯宴无数,旅费遂不筹而足。光绪十三年(1887)返回台湾,曾至恒春、台南一带任教。屏东隘寮溪经年泛滥,力倡修筑堤防,关心公益,为乡里称道。二十一年(1895)割台之役,闻讯忧愤,因病卒 。江昶荣的诗作目前辑录发表的有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 、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 两文。据《屏东县志‧江昶荣传》记载,江昶荣有遗诗三十首,以及福建乡试朱卷一份。目前已知共有三十三首,吴浊流〈江昶荣的遗稿〉收录二十九首,缺〈癸未年会试旅费无措亲朋漠然聊赋七律以见志〉、〈偶然〉、〈偶成〉、〈赋得山翠万重当槛出得山字五言八韵〉四首。前三首见钟壬寿〈江进士昶荣公事迹〉,后一首见《福建乡试朱卷》。今依据上述资料,予以汇整校录。
维基
江昶荣(1841年—1895年),原名上蓉,字树君,号春舫、秋舫,谥号诚睿兼谨。高屏六堆客家人。清领时期生于福建省台湾府凤山县(今属屏东县内埔乡竹围村),同进士出身。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3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四川即用知县任用。唯赴川途中遇中法战争受阻,以致延迟赴任,开罪于朝廷,被朝廷罢职而赋归。归乡后任教于后堆(今内埔乡)昌黎祠。民国六十年(1971年)一月,六堆乡民有感于江昶荣对地方之奉献,于西势忠义亭(今六堆忠义亭)建碑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