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64,分7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秋风
春秋
千秋
秋色
秋水
秋声
秋月
秋来
清秋
秋光
秋雨
中秋
秋气
三秋
秋草
《國語辭典》:秋风(秋風)  拼音:qiū fēng
1.秋季的风。《文选。左思。杂诗》:「秋风何洌洌,白露为朝霜。」《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2.假借事端求人资助,或利用藉口向人求取财利。《儒林外史》第三回:「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多事贡生,长为兴讼之人。」
《國語辭典》:打秋风(打秋風)  拼音:dǎ qiū fēng
向富有的人抽取小利,或藉故向人求取财物。《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他自不会作家,把个大家事费尽了,却来这里打秋风。」《儒林外史》第四回:「张世兄屡次来打秋风,甚是可厌。」也作「打秋丰」、「打抽风」、「打抽丰」。
《國語辭典》:春秋  拼音:chūn qiū
1.泛指四时。《诗经。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汉。郑玄。笺:「春秋犹言四时也。」《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2.年龄。如:「春秋正富」。《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
4.编年史的通称。古时列国史记多名春秋,后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称为「春秋」。如《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吴越春秋》、《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之类。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凡历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称此时代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西元前770~前476)为春秋时代。
《國語辭典》:千秋  拼音:qiān qiū
1.千年。比喻长久的时间。汉。李陵〈与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梁公九谏》:「上流者,大吉之兆,永保千秋。」
2.尊称别人的生日。有恭维的意味。《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今儿个是令尊大人的千秋,我特意来拜寿。」《红楼梦》第七一回:「今日老祖宗的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谈论。」
3.死亡的委婉说法。《战国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驩。」
4.长处或特点。如:「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文明小史》第六○回:「诸君流芳遗臭,各有千秋。何必在这里头混呢?」清。徐珂《清稗类钞。师友类。俞筱甫友谭复堂》:「俞君非风尘中人,老而好学,固自有千秋也。」
《國語辭典》:秋色  拼音:qiū sè
秋天的景色。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冠军伯柴烈夫人李氏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何几?归于此别。」唐。杜甫玉华宫〉诗:「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國語辭典》:秋水  拼音:qiū shuǐ
1.秋日江湖上的水。《文选。潘岳。秋兴赋》:「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鯈之潎潎。」唐。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比喻如湖水般清澈美丽的眼睛。唐。白居易〉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凭栏凝眺,把盈盈秋水,酸风冻了。」
3.比喻清澈的神色。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4.比喻光芒逼人的剑气。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诗:「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5.庄子篇名。阐发〈齐物论〉的意旨,推论天地万物的道理。
《國語辭典》:秋声(秋聲)  拼音:qiū shēng
萧瑟的秋风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唐。刘禹锡登清晖楼诗:「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
《漢語大詞典》: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骈字类编》:秋来(秋来)
唐 李益 送客还幽州 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唐 白居易 燕子楼三首 其一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
唐 司空图 山中 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分类:秋来
《漢語大詞典》: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漢語大詞典》:秋光
(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
(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国语辞典》:秋雨  拼音:qiū yǔ
秋日的雨。《礼记。月令》:「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唐。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诗:「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
《國語辭典》:中秋  拼音:zhōng qiū
1.仲秋。指秋季第二个月。《周礼。夏官。大司马》:「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
2.农历八月十五日。参见「中秋节」条。
《國語辭典》:秋气(秋氣)  拼音:qiū qì
1.秋天萧索的气息或气势。《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唐。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诗三首之一:「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2.意兴萧索的意思。
《國語辭典》:三秋  拼音:sān qiū
1.三年。《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秋天。因秋天分为初秋、仲秋、季秋,故合称为「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一》:「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唐。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3.深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唐。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国语辞典》:秋草  拼音:qiū cǎo
秋天的草木。《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