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秋风(秋風) 拼音:qiū fēng
1.秋季的风。《文选。左思。杂诗》:「秋风何洌洌,白露为朝霜。」《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2.假借事端求人资助,或利用藉口向人求取财利。《儒林外史》第三回:「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多事贡生,长为兴讼之人。」
2.假借事端求人资助,或利用藉口向人求取财利。《儒林外史》第三回:「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多事贡生,长为兴讼之人。」
《國語辭典》:春秋 拼音:chūn qiū
1.泛指四时。《诗经。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汉。郑玄。笺:「春秋犹言四时也。」《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2.年龄。如:「春秋正富」。《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
4.编年史的通称。古时列国史记多名春秋,后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称为「春秋」。如《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吴越春秋》、《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之类。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凡历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称此时代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西元前770~前476)为春秋时代。
2.年龄。如:「春秋正富」。《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
4.编年史的通称。古时列国史记多名春秋,后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称为「春秋」。如《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吴越春秋》、《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之类。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凡历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称此时代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西元前770~前476)为春秋时代。
《國語辭典》:千秋 拼音:qiān qiū
1.千年。比喻长久的时间。汉。李陵〈与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梁公九谏》:「上流者,大吉之兆,永保千秋。」
2.尊称别人的生日。有恭维的意味。《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今儿个是令尊大人的千秋,我特意来拜寿。」《红楼梦》第七一回:「今日老祖宗的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谈论。」
3.死亡的委婉说法。《战国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驩。」
4.长处或特点。如:「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文明小史》第六○回:「诸君流芳遗臭,各有千秋。何必在这里头混呢?」清。徐珂《清稗类钞。师友类。俞筱甫友谭复堂》:「俞君非风尘中人,老而好学,固自有千秋也。」
2.尊称别人的生日。有恭维的意味。《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今儿个是令尊大人的千秋,我特意来拜寿。」《红楼梦》第七一回:「今日老祖宗的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谈论。」
3.死亡的委婉说法。《战国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驩。」
4.长处或特点。如:「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文明小史》第六○回:「诸君流芳遗臭,各有千秋。何必在这里头混呢?」清。徐珂《清稗类钞。师友类。俞筱甫友谭复堂》:「俞君非风尘中人,老而好学,固自有千秋也。」
《國語辭典》:秋水 拼音:qiū shuǐ
《骈字类编》:秋来(秋来)
唐 李益 送客还幽州 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唐 白居易 燕子楼三首 其一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
唐 司空图 山中 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唐 白居易 燕子楼三首 其一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
唐 司空图 山中 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分类:秋来